图是我国海南岛水系图,据图完成问题。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岛的地势特征是
A.西高东低 | B.北高南低 |
C.四周高,中间低 | D.中间高,四周低 |
该岛制糖、制盐工业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A.接近消费市场 | B.力量雄厚技术 |
C.接近原料产地 | D.接近能源基地 |
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等值线图”,数值a<b<c,据此回答问题。假如是等压线,则()
①甲为槽线,乙为脊线
②甲为脊线,乙为槽线
③甲处天气晴朗
④乙处可能是阴雨天气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③④ | D.②③④ |
假如是等温线,甲区域为陆地,乙区域为海洋,则()
①此图为当地冬季等温线
②此图为当地夏季等温线
③此时地中海沿岸多雨
④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假如是等高线,则()
①甲为河流走向
②乙为河流走向
③甲为山脊线,乙为山谷线
④甲为山谷线,乙为山脊线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 |
图是“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5°N。两中学生分别到达P、M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读图,完成问题。图中P、Q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冬至日正午,M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则P、M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
A.300米 | B.400米 | C.500米 | D.600米 |
图为夏至日和冬至日甲地太阳高度日变化。完成问题。下列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有极昼极夜现象 |
B.甲地的地理坐标是(23°26′N,15°E) |
C.甲地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 |
D.甲地的气候干湿季分明 |
h的值是()
A.23.5° | B.47° | C.66.5° | D.43°08′ |
判断图中n与y的关系()
A.y=13-n | B.y=26-n | C.y=36-n | D.y=48-n |
读图,完成问题。关于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 B.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
C.①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 D.③地中海气候, 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
关于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仅分布在北半球 |
B.②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
C.③主要分布在纬度![]() ![]() |
D.④主要分布在纬度![]() ![]() |
图1为某时赤道南北天气状况示意图(单位:百帕),回答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天气系统东侧盛行偏北风,形成暖锋 |
B.乙天气系统中心气流旋转下沉,东侧为暖锋 |
C.①和②锋面分别向东南和西北方向移动 |
D.m地阴雨连绵,n地天气晴朗 |
图2中正确反映①锋面过境期问,g地温度变化过程的是
A.A | B.B | C.C | D.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