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表1,回答问题。
表1 全国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

人口普查
大陆地区人口总数(亿)
10年人口 增长(%)
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15~59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 口的比重 (%)
受大学教育人数 (每10万人)
城市化水平(%)
第五次 (2000年)
12.7
11.66
22.89
66.78
10.33
3 611人
36.2
第六次
(2010年)
13.4
5.84
16.60
70.14
13.26
8 930人
49.7

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的改善
B.10年期间,人口出生率下降
C.现阶段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迁移
D.人口出现自然负增长

根据表中数据,不能直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A.人口素质提升明显
B.10年间劳动力比重略有增加
C.劳动力向东部转移趋缓
D.人口向城市转移呈上升趋势

近几年,我国东部沿海部分城市出现“民工荒”现象,主要原因是

A.适龄劳动人口比例变化不大,人数下降
B.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C.东部沿海城市产业升级,对劳动力数量要求减少
D.中西部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发展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2年6月3日,“向阳红09”试验母船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江阴启航,奔赴马里亚纳海沟区域执行7 000米级海试任务。据此完成小题。

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最深的海沟,其成因是( )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张裂运动
B.大洋板块内部的碰撞挤压
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挤压俯冲
D.海底地壳的断裂下陷运动
【小题2马里亚纳群岛位于( )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美洲板块

大自然鬼斧神工雕塑了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读下图,完成小题。

分布在石灰岩地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在干旱环境下形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图所示的水工建筑,它一端与海(河)岸相接,另一端伸到水域中,与堤岸构成“丁”字形,故名“丁坝”。读图,完成小题。“丁坝”的主要作用是( )

A.减弱海(河)堤被侵蚀
B.加快轮船航行速度
C.阻碍水下海(河)滩形成
D.改变水生生物环境

读我国部分省区某外力侵蚀作用统计图,图示的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作用 B.海浪作用
C.冰川作用 D.风力作用

某内陆地区距今一亿三千万年前发生了剧烈的地壳运动,地表上升形成戈壁高原,至今一直保持着广阔平坦的特点。该高原一直保持着广阔平坦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运动剧烈,迅速抬升
B.河流众多,流水沉积作用明显
C.河流稀少,流水侵蚀作用微弱
D.人类活动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