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表1,回答问题。
表1 全国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
| 人口普查 |
大陆地区人口总数(亿) |
10年人口 增长(%) |
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
15~59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 口的比重 (%) |
受大学教育人数 (每10万人) |
城市化水平(%) |
| 第五次 (2000年) |
12.7 |
11.66 |
22.89 |
66.78 |
10.33 |
3 611人 |
36.2 |
| 第六次 (2010年) |
13.4 |
5.84 |
16.60 |
70.14 |
13.26 |
8 930人 |
49.7 |
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的改善 |
| B.10年期间,人口出生率下降 |
| C.现阶段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迁移 |
| D.人口出现自然负增长 |
根据表中数据,不能直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 A.人口素质提升明显 |
| B.10年间劳动力比重略有增加 |
| C.劳动力向东部转移趋缓 |
| D.人口向城市转移呈上升趋势 |
近几年,我国东部沿海部分城市出现“民工荒”现象,主要原因是
| A.适龄劳动人口比例变化不大,人数下降 |
| B.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
| C.东部沿海城市产业升级,对劳动力数量要求减少 |
| D.中西部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发展 |
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被日本誉为“海上生命线”的水道是
| A.马六甲海峡 | B.直布罗陀海峡 |
| C.巴拿马运河 | D.英吉利海峡 |
以乌拉尔山一乌拉尔河一里海一大高加索山一黑海一土耳其海峡为界划分的两洲是
| A.亚洲、欧洲 | B.南美洲、北美洲 |
| C.亚洲、非洲 | D.亚洲、北美洲 |
亚洲众多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其影响因素是
| A.亚洲气候 | B.亚洲地势 |
| C.亚洲人口 | D.亚洲的民族 |
目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干旱、粮食和环境问题 | B.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 |
| C.人口、粮食和就业问题 | D.宗教、资源和粮食问题 |
如果你的家人冬季到西欧去旅行,你一定会告诉他那里
| A.冬季比兰州冷 | B.冬季比兰州温暖 |
| C.冬季气候和兰州差不多 | D.冬季比兰州干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