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表1,回答问题。
表1 全国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
人口普查 |
大陆地区人口总数(亿) |
10年人口 增长(%) |
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
15~59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 口的比重 (%) |
受大学教育人数 (每10万人) |
城市化水平(%) |
第五次 (2000年) |
12.7 |
11.66 |
22.89 |
66.78 |
10.33 |
3 611人 |
36.2 |
第六次 (2010年) |
13.4 |
5.84 |
16.60 |
70.14 |
13.26 |
8 930人 |
49.7 |
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的改善 |
B.10年期间,人口出生率下降 |
C.现阶段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迁移 |
D.人口出现自然负增长 |
根据表中数据,不能直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A.人口素质提升明显 |
B.10年间劳动力比重略有增加 |
C.劳动力向东部转移趋缓 |
D.人口向城市转移呈上升趋势 |
近几年,我国东部沿海部分城市出现“民工荒”现象,主要原因是
A.适龄劳动人口比例变化不大,人数下降 |
B.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
C.东部沿海城市产业升级,对劳动力数量要求减少 |
D.中西部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发展 |
读我国某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表,回答小题。
影响当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劳动力 | B.市场变化 | C.城市化 | D.科技 |
图为世界水资源的供求关系图,读图回答。
造成世界水资源日趋紧张的原因是
A.洪水径流量减少 | B.无人烟地区稳定径流量增加 |
C.总需水量增加 | D.污染水量增加 |
下图为某区域某月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单位:℃),读图回答下列各题。甲洋流和乙洋流相比
A.甲洋流向南流,乙洋流向北流 |
B.甲洋流为寒流,乙洋流为暖流 |
C.甲洋流属于副极地为中心的环流,乙洋流属于副热带为中心的环流 |
D.甲洋流存在季节变化,乙洋流无季节变化 |
甲、乙之间最有可能的是
A.盛行西北风 | B.盛行西南风 | C.存在大渔场 | D.污染物容易集聚 |
下图为美国本土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甲乙丙自然带的变化,其影响因素是
A.地形 | B.河流 | C.热量 | D.水分 |
在乙自然带中分布着美国一著名的农业带,该农业带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A.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 B.劳动力丰富 | C.地广人稀 | D.靠近市场 |
下图为2012年11月20日亚洲部分地区等压线(hpa)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甲、乙两地天气状况比较,正确的是
A.甲、乙地风向均为西北风 | B.乙地风力大于甲地 |
C.甲地晴朗,乙地阴雨 | D.甲地气温较低,气压较高 |
未来 24 小时内
A.北京将迎来雨雪天气 | B.广东省受西北风影响 |
C.朝鲜半岛风力逐渐减弱 | D.日本列岛风力将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