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地不同时间段城区范围变化及对应的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世界37个城市人均产值与人均小汽车里程 材料三:漫画《不堪重负》
(1)据材料一分析,甲乙两城市区位选择主要因素是 。在该地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中,城市内部地域功能分区最不明显的是 阶段。
(2)漫画反映出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该问题在香港不太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3)该地从阶段I到阶段Ⅲ,城市发展变化的显著特点有哪些。 (最少三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西北地区局部地图
材料二位于青海省和甘肃省边界上的祁连山,现代冰川众多,海拔43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终年积雪,冰雪融水对河西走廊绿洲灌溉农业有重要意义。建国以来曾进行人工融化冰雪增加融雪量,以利农业灌溉。近40年来,祁连山冰雪融水迅速减少,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6.5米的速度升高。预计,面积在2平方千米左右的小型冰川在2050年前基本消亡。
(1)分析祁连山雪线升高的原因。(2分)
(2)说明祁连山冰雪融水迅速减少对河西走廊的影响,并分析原因。(4分)
(3)分析古代“丝绸之路”选择经过河西走廊的原因。(3分)
(4)评价河西走廊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4分)
读某地局部不完整信息的假想等高线图,图中A、B、C三地为城镇,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说出该地地形的主要类型并简述判断理由。
(2)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位置的相同点。
(3)某中学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L、P线路攀登狮山山顶和虎山山顶(两山顶绝对高度取最大可能值)。有人建议将出发点设在丙点,有人认为是合理的,也有人认为不合理,请分别找出理由。
甘蔗是我国主要糖料作物之一。最适宜甘蔗生产的水热条件为年降水量1500 ~2000 mm之间,生长期内≥10℃积温6500℃以上。根据下列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图为广东、广西自然地理条件和甘蔗主产区分布略图。
材料二
下表为1990~2010年广东、广西甘蔗生产状况统计表。
年 份 |
种植面积(104hm2) |
产量(104t) |
||
广东 |
广西 |
广东 |
广西 |
|
1990 |
29.06 |
31.99 |
2165.5 |
1501.8 |
2000 |
17.81 |
50.87 |
1253.2 |
2937.9 |
2010 |
15.49 |
106.93 |
1300.1 |
7119.6 |
(1)1990~2010年广东、广西甘蔗生产状况的变化特征是、。简述广西甘蔗主产区分布的变化特征。
(2)干旱是影响广东雷州市甘蔗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分析该限制性因素的成因。
(3)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说明广西发展清洁能源的优势方向。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图是巴西略图。
材料二
巴西属新兴工业国家,第三产业发达,人均工资水平较高。为促进中北部发展,1960年将首都由里约热内卢迁至巴西利亚。1967年将位于亚马孙干流中游的马瑙斯辟为自由贸易区。
(1)简述R河流水利开发方向并说明理由。
(2)简述制约甲地土地开发利用的主要区位条件,分析该地大规模种植水稻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3)简析马瑙斯自由贸易区发展的不利区位条件。
读某区域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地在图示季节气温和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请说明甲乙间的距离是扩大还是缩小,为什么?
(3)描述南回归线以南区域地形的主要特征。
(4)图中R区域的二片沼泽在不同季节会呈现离合变化的现象,请予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