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题目
爱如茉莉
映子
那是一个漂浮着橘红色黄色光影的美丽黄昏,我从一本缠绵悱恻、荡气回肠的爱情小说中抬起酸胀的眼睛,不禁对着一旁修剪茉莉花枝的母亲冲口说:
"妈妈,你爱爸爸吗?"
妈妈先是一愣,继而微红了脸,嗔怪道:
“死丫头,问些什么莫名其妙的问题! ”
我见从妈妈口中诱不出什么秘密,便改变了问话的方式:
“妈,那你说真爱像什么?”
妈妈寻思了一会儿,随手指着那株平淡无奇的茉莉花,说:
“就像茉莉吧。”
我差点笑出声来,但一看到妈妈一本正经的眼睛,赶忙把很是轻视的一句话“这也叫爱”咽了回去。
此后不久,在爸爸出差回来的前一个晚上,妈妈得急病住进了医院。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
“映儿,本来我答应你爸爸今天包饺子给他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肚的。”
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有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他直奔医院。此后,他每天都去医院。
一个清新的早晨,我按照爸爸特别的叮嘱,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带到医院去。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被跳入眼帘的情景惊住了:妈妈睡在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
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似乎是我惊醒了爸爸。他睡眼朦胧地抬起头,轻轻放下妈妈的手,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到门边,把我拉了出去。
望着爸爸憔悴的脸和布满血丝的眼睛,我不禁心疼地问:
“爸,你怎么不在陪床上睡。”
爸爸边打哈欠边说:
“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
爸爸去买早点,我悄悄溜进病房,把一大束茉莉花插进空罐头瓶里,一股清香顿时弥漫开来。我开心地想:妈妈在这花香中欣欣然睁开双眼该多又诗意啊,转念又笑自己简直已是不可救药地“耍”浪漫。笑着回头,却触到妈妈一双清醒含笑的眸子:
“映儿,来帮我揉揉胳膊和腿。”
“妈,你怎么啦?”我好生奇怪。
“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
这么简简单单、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却是我静静地流下泪来。泪眼朦胧中,那丛丛簇簇的茉莉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缕缕幽香,袅袅娜娜地钻到我们的心中,而且萦绕不去。
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文中有多处能表现爸爸和妈妈之间“真爱”的细节,请你找出来。
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妈妈”说“真爱”就像平淡无奇的茉莉,其实“真爱”更是相互的。请你从文中找出一组最能体现爸爸和妈妈之间“真爱”的句子。
“这么简简单单、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却使我静静的流下泪来!”你认为“我”为什么流泪,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真爱”的理解。(80字以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0 |
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回答问题。(12分)
恩施民居——吊脚楼
顾祥明
①吊脚楼是恩施州常见的一种民居建筑。一般依山而建,成群落分布,错落有致,雄伟壮观,既有双吊形成的对称美,也有融入山地环境的和谐美,堪称土家族、苗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
②吊脚楼具有悠久的历史。《旧唐书》载:“士气多瘴疬,山有毒草及沙蛩(音qióng)蝮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是为干栏”。吊脚楼袭古“干栏”建筑遗风,多悬于高崖陡坎,或河岸溪谷之上。远远望去,更显险奇。平地吊脚楼则讲究花样精工,往往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故吊脚楼或精塑细刻,或走马转阁,或凌空飞架,或险挂峭壁,与秀丽山川相映成画,妙不可言。
③吊脚楼是典型的干栏式建筑。它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正屋和厢房(即吊脚部分)的上面住人,厢房的下部有柱无壁,用来喂养牲畜、堆放杂物。总的看来,吊脚楼应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悬空,所以也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
④吊脚楼的建筑形式多种多样。其类型有以下几种:单吊式,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有人称之为“一头吊”或“钥匙头”。它的特点是,只有正屋一边的厢房伸出悬空,下面用木柱相撑。双吊式,又称为“双头吊”或“撮箕口”,它是单吊式的发展,即在正房的两头皆有吊出的厢房。四合水式,这种形式的吊脚楼又是在双吊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特点是,将正屋两头厢房吊脚部分的上部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四合院。两厢房的楼下即为大门,这种四合院进大门后还必须上几步石阶,才能进到正屋。二屋吊式,这种形式是在单吊和双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在一般吊脚楼上再加一层,单吊双吊均适用。平地起吊式,这种形式的吊脚楼也是在单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吊、双吊皆有。它的主要特征是,建在平坝中,按地形本不需要吊脚,却偏偏将厢房抬起,用木柱支撑。作支撑用的木柱所落地面和正屋地面平齐,使厢房高于正屋。
⑤吊脚楼具有很高的建筑工艺水平。窗花雕刻有浮雕、镂空雕等多种雕刻工艺,雕刻手法细腻,内涵丰富多彩。有的象征地位,有的祈求吉祥,有的表现农耕,有的反映生活,有的教育子孙,有的记录风情。飞禽走兽、花鸟虫鱼、歌舞竞技、神话传说,栩栩如生,寓意深刻。
⑥吊脚楼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除具有注重龙脉、依势而建和人神共处的神化现象外,还有着十分突出的空间宇宙化观念。从某种意义来说,吊脚搂在其主观上与宇宙变得更接近,更亲密,从而使房屋、人与宇宙浑然一体,密不可分,比“干栏”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⑦吊脚楼集建筑、绘画、雕刻艺术于一体,是土家族、苗族建筑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
(根据《恩施新闻网》有关资料整理)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吊脚楼,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说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请就其中一种举例(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并说明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①段说吊脚楼“一般依山而建,成群落分布”的“一般”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老王
杨绛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文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怎样理解“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老王的外貌描写用了“面如死灰”“僵尸”“骷髅”“白骨”等词,让人感到可怕。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说老王送来的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数不完。”有限的鸡蛋怎么会数不完呢?你能说出其中的含义吗? ( 3分)
课文结尾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对于老王这类不幸者,我们应该怎样对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说明文《奥运飞人的追风战靴》回答小题。(13分)
奥运飞人的追风战靴
1960年罗马奥运会上,埃塞俄比亚运动员阿贝贝·比基拉光着脚夺得了马拉松冠军,他成为奥运历史上最著名的赤脚大仙,创造了奥运田径史的奇迹。今天,奥运会赛场上再也难觅赤脚大仙的踪影,利用高科技结合人体运动力学原理研制出的新一代跑鞋,使运动员如虎添翼,佳绩连连。
高科技跑鞋首先具有极佳的避震功能,穿着时倍感舒适和安全;它们还具有回输功能,能够释放吸震时候储蓄的能量,使运动员轻松省力;同时它们的附着力强,易于运动员控制身体,保持正确姿势,避免滑倒。
鞋底是跑鞋最重要的部分,特别是中底。高科技跑鞋的鞋底是由马蹄形的气垫后跟和各种适应脚的不同部位、不同运动形式的花纹组成。所谓气垫后跟是指在鞋跟中央位置装有一个气垫,利用气垫吸震并同时吸收能量产生反弹力。这比传统防震后跟仅有吸震功能大大改进了一步。
早在1991年东京田径世锦赛上,美国运动员刘易斯以9秒86的成绩打破当时的百米世界纪录时,他脚上的跑鞋就轰动了世界,因为那双鞋只有115克!这双鞋采用轻盈而坚固的陶瓷作为鞋钉材料,陶瓷耐磨并且钉子附近无需任何附粘物,这使鞋的重量得以减轻20克,当时它的售价为十几万美元,可谓价值连城。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美国百米女飞人玛丽安·琼斯的水晶鞋和短跑名将迈克尔·约翰逊的金缕鞋甫一露面勺就吸引了全世界运动员的目光。这两双鞋都是科研人员花费了3年的时间进行研发的产物。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一道黄色闪电刺破雅典奥运会的红色跑道,年轻的中国选手刘翔在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中横空出世,跑出12秒91的惊人成绩,不但赢得金牌,而且平了该项目的世界纪录。与辉煌战绩相映衬,刘翔也有着自己的秘密武器——“红色魔鞋”。红色魔鞋是刘翔的赞助公司为他参加2004雅典奥运会特别制作的。它是目前为止该公司生产的最轻的一双钉鞋,比巨星迈克尔·约翰逊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夺冠时所穿的116克的金缕鞋还要轻。这双鞋用皮革制成,鞋帮采用了特殊的穿孔设计,足尖处运用了锁定系统。在它绚丽的鞋底里面更是藏着关键技术:轻薄的鞋底使跑鞋更轻,提供了对冲击力的保护;鞋底柔韧的尼龙承拖盘,链接式前掌为运动中的转动提供保护;5根可拆卸式鞋钉,提供更强的抓地力。这双鞋的设计可以使运动员穿着舒适,技能得到最好的发挥。作者用“奥运飞人的追风战靴’’作标题有什么好处?本文介绍了哪几双“追风战靴”?(4分)
高科技跑鞋一般要具有哪些功能?(3分)
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
有位同学说,只要能拥有一双刘翔那样的“红色魔鞋”,自己也一定能在奥运会上夺得金牌,为国争光。对这种说法,你是否赞同?为什么?(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①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②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③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④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⑤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⑥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⑦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⑧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苏州园林里都有 和 。”一句中加点的“假山”和“池沼”位置能否互换?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段文字中标出序号的八个句子是说明池沼的,请你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列句子说明的侧重点。(每空不超过8个字)(3分)
第①句:引用活水。第②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③④句:_________________ 第⑤⑥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⑦⑧句:鱼戏莲叶间。第⑥句中划线的“这”指代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1分)联系全文看,假山和池沼的配合说明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1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14分)
放弃的快乐
雪小禅
那天,一家人在一起看王小丫的《开心辞典》,发现越来越喜欢这个节目,因为充满了智慧和人性化的美丽。
总有许多梦想会被实现,总有前面的陷阱在等待着你,王小丫的微笑却永远那么迷人。她总是问你,继续吗?如果继续就有两种结果,一个是成功,接着往前进,一个是失败,退回到你原来的起点。不进则退,不可能让你在原地呆着,还能保持住已经取得的成绩。
答对十二道题的人并不多,往往是三道、六道或者九道题就淘汰出局了,但我看了很多选手,都是一直往前。有一个人,已经到了第九道题,但因为一次失误,又回到了从前的点数。一种新玩法,非常刺激。
此时,我正在犹豫是否考研,就业压力大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许多人都在考研考博,其实不过是找一个避风港而已,暂时让自己再回到象牙塔里,其实于我而言,这样的前进,似乎意义不大。
我知道自己更需要一份稳定的工作,或者再确切点说,我希望在社会上磨练自己。
弟弟在读大二,那天他也在,他一直说,“姐,考研吧,现在考研多热啊,将来大本还上哪混去啊?”
我知道他说得不对,那些CEO们好多连本科都不是,学历并不能证明一切,面对两难的选择,我真的在彷徨。
那个答题的人一直很幸运,一路到了第九道题。他怀孕的妻子就在台下,去掉个错误答案、打热线给朋友、求助现场观众,他都用过了,到了第九题,当他把自己所有设定的家庭梦想都实现后,王小丫问,继续吗?
不。他说,我放弃。
我一愣,王小丫也一愣。因为很少有人放弃,那是在全国电视观众面前,失败或成功都可以理解,本来就是一场智力加机遇的游戏。
但他放弃了。弟弟说:“真不像个男人,要是我,一定会答。放弃干什么,太保守了,不就是答错了往回扣分吗,万一答对了呢?”
王小丫继续问他,“真的放弃吗?”而且一连问了三次。
他连犹豫都没有,然后点头,真的放弃。
“不后悔?”王小丫问。
他笑,“不后悔,因为应该得到的已经得到了。”
坐在电视机前的我,心里一阵激动,多好的话啊,不后悔,因为应该得到的已经得到了。
最终,他只答了九道题,没有接着冲向完美的十二道,但是他说,已经很满足了,因为人生有许多东西必须要放弃才会得到。
另一个男主持人问他,“如果将来你的孩子长大后问你,爸爸,那天在《开心辞典》你为什么放弃了你会怎么说?”
他说,“我会告诉他,人生并不一定非要走到最高点。”
主持人说,“那你的孩子如果问,那我以后考80分就满足了,你怎么说?”
他笑着说,“如果他觉得高兴,如果他付出自己应该付出的努力,那么我认同。”
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那是一种更豁达的人生态度吧,从来我们都以为要追求、永远追求,要一直向前,哪怕跌得头破血流,爬山时我们要达到山顶,在半山腰上停下的人会被看不起,跑步时我们要撞到红线,仿佛那才是唯一的目的。
但我也知道,也许半山腰的风景更美丽,因为空气浓厚所以生长着各式各样的植物和动物,也许山顶上可以一览众山小,可谁知道它是不是显得更加寂寞孤单?跑步的人,如果停下来看看风景有什么不好?为什么,非要去撞那条红线?
原来,放弃也可以是一种快乐,一种美丽。
过了几天,我告诉家人,我放弃了考研,到一家公司从秘书做起了,眼高手低,并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而脚踏实地,寻找那块应该属于自己的天空,才是我真正要做的吧。文中最能揭示本文主旨的是哪一句话?
本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这两件事有什么联系?
对答题人的“放弃”,“弟弟”和“我”的看法不同,你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
“放弃是快乐的”,作者的理由是什么?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阅读这篇文章后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