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列强的船坚炮利,晚清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关注海防。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
注意到,东邻日本派人到英国学习造船技术,“彼此同一大海为利,彼有所挟,我独无之,
譬如渡河,人操舟而我结筏;譬如使马,人跨骏而我骑驴,可乎?”为此清政府批准创办福
州船政局(下设造船厂和船政学堂)。以上材料说明福州船政局的建立是
①维护清政府统治所需
② 抵御海上外患之需
③中国近代造舰育才基地
④民族工业的“开山之祖”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图是香港杜莎夫人蜡像馆展示的爱因斯坦蜡像,背景为他提出的“E=mc²”公式。人们展示他的蜡像
主要是由于他:
解释了光电效应
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C.发明了互联网技术
D.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A.发展外向型经济 |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
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956~1966年是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十年,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出现了明显的失误。下列现象,肯定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
A.各地干部群众踊跃学习过渡时期总路线 |
B.《人民日报》连续报道各地大放农业高产 “卫星” |
C.各地人民公社都大力倡导包产到户 |
D.深圳和珠海在报纸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
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建立 |
B.“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
C.1956~1966年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
D.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取得突破 |
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
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 D.改变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