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核舟记》与《士人画鼠》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①佛印绝弥勒   (    )       ②卧右膝,右臂支船(     )
举轴         (    )       ④令之,黎明物色 (     )
下列句中的“之”与“左臂挂念珠倚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B.无丝竹之乱耳 C.持就火炀之 D.至之市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⑴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⑵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甲乙两文同是表现艺术的精湛,但表现手法不同,说说乙文是怎样表现画作的逼真的?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
猩猩,兽之好酒者也。大麓之人设以醴尊。陈之饮器,小大具列焉。织草为履,勾连相属也,而置之道旁。猩猩见,则知其诱之也,又知设者之姓名与其父母祖先,一一数而骂之。已而谓其朋曰:“盍少尝之?慎无多饮矣!”相与取小器饮,骂而去之。已而取差大者饮,又骂而去之。如是者四,不胜其唇吻之甘也,遂大爵而忘其醉。醉则群睨嘻笑,取草履着之。麓人追之,相蹈藉而就絷,无一得免焉。其后来者亦然。夫猩猩智矣,恶其为诱也,而卒不免于死,贪为之也。
(节选自刘元卿《醒世恒言》)
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之饮器陈:________________(2)少尝之盍:________________
对划线句“而卒不免于死,贪为之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而且最终还不免想到死亡,这是为了贪婪造成的啊!
B.可是最终还不免想到死亡,这是贪婪的结果啊!
C.可是最终还免不了一死,这是贪婪的结果啊!
D.而且最终还免不了一死,这是为了贪婪造成的啊!

请结合文段的内容,简要分析猩猩这一形象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文言文阅读
公输(节选)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夫子何焉为 / 则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B.公输盘不/ 学而时习之,不亦
C.吾义不杀人 / 汝心之,固不可彻
D.愿子杀之 / 每假与藏书之家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选文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至少说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周围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 ③炀帝:指隋朝未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征求不 ()(2)欲清净()
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寡人之耳者( ) (2)欲言,无可进者( )
翻译下面的句子。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写批注是品读文章的好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参考示例,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写批注。
示例: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批注: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邹忌进谏的结果。邹忌现身说法巧进谏,齐王开张圣听振
国威。有善于劝谏的忠臣,有广开言路的君主,何愁不能“战胜于朝廷”?
(1)暮寝而思之。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我选第句,批注:

(一)(10分)阅读下面有关“忧患”的两个文段,完成下面题。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①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解释加点的字。
①人恒( )②而后( )③以( )先帝遗德④引喻失( )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甲)文中的“法家拂士”具体是指(乙)文中的。(乙)文中,作者告诉后主解决“危机”的办法是
党的十八大指出:“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而现实中许多人心里往往缺乏忧患意识,请初三快毕业的你说说自己对忧患意识的看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