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与《士人画鼠》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①佛印绝类弥勒 ( ) ②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
③逮举轴 ( ) ④令怪之,黎明物色 ( )下列句中的“之”与“左臂挂念珠倚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B.无丝竹之乱耳 | C.持就火炀之 | D.至之市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⑴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⑵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甲乙两文同是表现艺术的精湛,但表现手法不同,说说乙文是怎样表现画作的逼真的?
阅读下文,回答1~5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 |
孟子是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
2. |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3. |
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话的意思。 |
4. |
文中列举的六位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有哪些相似之处。 |
5. |
两千多年来,孟子的许多思想一直对后人有着深远影响。请结合实际谈谈本文观点给你的启示。 |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写出下面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卿言多务,孰若孤及鲁肃过寻阳即更刮目相待翻译下面的句子。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孙权指导鲁肃读书的方法是什么(用原文问答)
有一个成语出自本文,它是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
古今中外有许多表现劝学内容的名句,请写出一句。
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
《伤仲永》与这篇《孙权劝学》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①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③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注释】①今:若,如果。②一言:指一句关系到正义与不正义的话。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或短语。
⑴故患有所不辟也()⑵故不为苟得也()
⑶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⑷予子冠履()用∕划分句子节奏,划两处。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⑵万事莫贵于义也。 两文都很推崇“义”,请选出下列最符合“义”的品质的一组( )
①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③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④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智深大闹野猪林。⑤香港义工阿福在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为抢救六名被困师生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②④⑤ | D.①②⑤ |
两文都运用了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请择用两文中的原句回答下面问题:
【甲】文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
【乙】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证了“万事莫贵于义”的观点。
(文言文)阅读下面两则文言片段,完成后面题目。
【甲】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战。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下列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成,将以攻宋问:“何以战?” |
B.愿借子杀之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C.义不杀少而杀众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
D.吾义固不杀人舍生而取义者也 |
解释划线字词。
(1)请献十金()(2)不可谓知类()
(3)肉食者鄙()(4)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翻译句子。
(1)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同样是面对即将到来的战争,子墨子和曹刿各采取了怎样的做法?你赞成他们的做法吗?为什么?
捕蛇者说(节选)
柳宗元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耳。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2分)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②殚其地之出()
③犯寒暑()④又安敢毒耶()下列四项中,划线虚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而乡邻之生日蹙/可计日而待也 | B.竭其庐之入/其真不知马也 |
C.悍吏之来吾乡/主人处处款之 | D.虽鸡狗不得宁焉/虽欲言,无可进者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1)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2)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选文叙述蒋氏和乡邻的遭遇,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从中找出一组对比句,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原句:蒋氏乡邻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