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开放,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对社会进步起着巨大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又诏革衣服之制……又诏改国姓为元氏姓。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
(1)材料一是对哪次改革的评价?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评价?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世界上掀起了资产阶级改革的浪潮,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迅速扩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2)请举出两例史实,说明上述历史观点。与此同时,中国进行了一场向西方学习的运动,这场运动是什么?   
材料三 如图,30多年前,在邓小平倡导和带领下,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这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3)说明甲图、乙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4)分析丙图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结合上述史实,谈一谈改革给你留下哪些启示?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联改革的区别 北方民族大融合 日本明治维新 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1分)
材料一 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1900年,……列强再次侵入北京。不同的是,这一次是八个国家的铁蹄。各国军队在北京城划区驻扎,要求所驻区域的所有中国人家必须悬挂占领国国旗。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
——摘自《复兴之路》
材料二 197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在北京签署《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使两国间的不正常状态得以结束。中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建立两国间和平友好关系并缔结和平友好条约。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深圳成为一座“一夜崛起之城……”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之一就是西方世界的许多国家同中国建交,中国开展了务实、全方位的外交活动,并取得了重大成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国耻”是由近代哪场侵略战争造成的?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新中国实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1972年中日两国关系取得了怎样的进展?这一年中国还取得了哪一外交成就?
(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应遵循哪一外交基本准则?
(4)材料三中提到的上海和广州在哪个不平等条约中被划定为通商口岸?2001年在上海我国承办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会议,其名称是什么?
(5)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什么伟大决策?
(6)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你认为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三国时期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
材料一: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水面偏能用火攻。“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材料二:他挟天子以令诸侯,采用谋士许攸的计策大败袁军。又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力量,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1) 材料一中“水面偏能用火攻”是指什么战役?“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的是谁?
(2)材料二中“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是指谁?大败袁军的战役名称是什么?
(3)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历史,这一名著是什么?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灿烂的中华文明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早在古代我国就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请回答:
(4)朝时在中央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5)清朝时确立制度和设加强对西藏的管理。(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7分)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空前,战场由最初的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太平洋地区,先后有3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这场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参战各国共死伤3000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等夺去生命的超过1000万人。
材料二在二战中,苏联军民的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慨,浴血奋战,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众志成城的力量战胜了凶残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胡锦涛讲话
(1) 一战的导火线是什么?体现这场“战争”残酷性的战役是什么?
(2)中国和苏联都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请你分别写出中国、苏联在这场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各一场重大战役。
(3)二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4)时光飞逝,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痛让全世界至今都不能遗忘。二战给全世界留下了哪些历史启迪?

指出下列表述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1)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是《农政全书》。
错误: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央革命根据地。
错误: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优先发展农业。
错误: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
(4)马歇尔计划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错误: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

19世纪60年代,中国、俄国和日本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自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所说的这场运动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我国近代化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材料二 :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
(2)材料二中,亚历山大二世说这番话针对的是俄国历史上的哪一事件?结合所学知识,“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主要表现在哪里?
材料三: ……因此,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
(3)材料三中,日本“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指什么?对日本社会的转变有何影响?
(4)材料一与材料二、三所反映的事件相比,在性质上有何不同?综上所述,19世纪60年代,中国与俄国、日本应对“挑战”的结果有何不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