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及至始皇,……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材料二:如图

材料三:……这个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首先,为后代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其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
从材料一中,你能获取有关秦朝的什么信息?(1分)
(2)材料二中A地在当时称为西域,它是通过什么机构的设置归属中央的?
(3)依据材料三,判断这是对我国古代哪一制度的评价?(1分)
(4)清朝前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请你列举两项清政府为巩固统一所采取的措施。(2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 蒙古灭西夏与金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有关中外近代史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学者指出,1840—1949年间的中国历史经历了“沉沦”“谷底”“上升”三个阶段,在1840—1901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沉沦”┅┅
材料二: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的历史,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革命党人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然而,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清王朝皇冠落地后,不平等条约没有废除;从农村到城市,很多人家还是把君主当作神来供奉
材料三: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 《资本的年代》
(1)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材料一中学者所谓“沉沦”的真实含义是什么?中国完全“沉沦”到谷底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材料三中“改良”“革命”分别对应什么历史事件?这些事件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3)材料四中的“改革”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改革”使日本社会发生了怎样的转型?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民族交响——中国篇】
材料一: 大约至今5000---3000年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回答,华夏族的哪一祖先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中国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哪一历史时期?
(2)材料二中的图片与表格反映的哪一事件?该事件有何意义?元朝时我国出现了民族融合的新高潮,你认为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联邦合唱——美国篇】
材料三: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全球通史》
材料四: 在面临国家分裂时,林肯说:“我们不是敌人,是朋友。我们友情的纽带或会因我们情绪激动而绷紧,但绝不可折断。”
(3)材料三中“美国革命”指的是什么事件?材料四中使双方“纽带绷紧”的焦点问题时什么?这一焦点问题的解决对美国历史发展有何深远意义?
【学史明智——感悟篇】
(4)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谈谈你对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相互关系的认识。

今年是个不同寻常的年份:世界迎来联合国成立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国文学家莱辛说,历史不应该是记忆的负担,而应该是理智的启迪。贵国前总理勃兰特曾经说过:“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
——摘自习近平访问德国演讲
⑴二战中为战胜德日等法西斯发表了什么文献标志正式形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材料二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说,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和俄罗斯作为二战亚洲和欧洲两个主战场,将共同举办一系列庆祝活动,包括安排两国领导人相互出席对方举办的相关庆祝和纪念活动。
——摘自《环球网》
⑵“中国和俄罗斯作为二战亚洲和欧洲两个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请你各举一个战例。
材料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3日说,今年中美之间最重大的活动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结合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
——新华网北京2015年3月3日电
⑶决定成立联合国是在哪一次会议上?
⑷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十分紧张。后来的哪一事件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材料四(二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
——摘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Ⅱ》
⑸在“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思想意识引领下,战后欧洲人不断推进欧洲统一进程。哪一组织的成立标志着欧洲开始走向联合?
⑹合作是当前国际关系的必然趋势。写出决定这一趋势的经济和科技因素。

近现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出中国梦的过程中……他们曾经学习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他们曾经寄希望于封建君主的“维新新政”……他们曾经渴望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以创建像西方那样的民主共和国……。
——《百年追梦与民族自强》
⑴材料一中,“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而采取的探索活动是什么?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⑵图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⑶图二所示的时间,有什么标志性意义?
材料三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⑷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到的中国道路指什么?为人民造福,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贡献的我国科学家是谁?(2分)
⑸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

改革和恰当的政策调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据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⑴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两条措施?在实施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逐渐增强,先后灭掉六国,在何时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秦朝。(3分)
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中国和日本曾有相同的经历和命运:封建专制统治,面临外敌入侵,民族危机严重。为此,清政府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却以失败而告终。日本明治政府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很快崛起为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⑵据材料二,写出中国“师夷长技”的自救运动名称。列举在这次自救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一例。
⑶材料二中提到的日本明治政府实行的改革在经济方面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三(苏联)五年计划(1928年—1932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⑷为应对材料中提到的“西方经济的崩溃”,美国采取的哪一政策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五年计划模仿的成功范例?该政策和苏联五年计划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
材料四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
——邓小平
⑸材料四中邓小平提到的在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指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