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育种工作者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四组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I过程由番茄韧皮细胞形成幼苗A的过程要经过                形成愈伤组织,再通过             形成幼苗,该过程依据的原理是                    
(2)植物组织培养除了需要提供一定的营养、                       、温度和光照外,还必须在          的条件下培养。
(3)已知番茄的红果(Y)对黄果(y)为显性,少室(M)对多室(m)为显性,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用红果多室(Yymm)番茄植株的花粉进行Ⅱ、Ⅲ有关实验,则II过程中,从花粉形成幼苗B所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是            。Ⅲ过程中植物体C的基因型有                                                  。[
(4)图III、Ⅳ过程中需要去除细胞壁,方法为                  
(5)在图中Ⅳ过程中,在促融因子的作用下,原生质体的融合概率大大增加,容器内至少存在          种细胞.经过鉴别和筛选后,通常植物体D能表现出两个亲本的遗传性状,根本原因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禁止生殖性克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模式图,请根据图示过程,回答问题:

(1)由图示得知,1个DNA分子复制出乙、丙2个DNA分子,其方式是
(2)DNA解旋酶能使双链DNA解开,但需要细胞提供。除了图中所示酶外,丙DNA分子的合成还需要酶。
(3)从图中可以看出合成两条子链的方向
(4)细胞中DNA复制的场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复制完成后,乙、丙分开的时期为

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多种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探究活动。下表为实验测得的数据,其中 A 组为黑暗条件下马铃薯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数据, B 、 C 、 D 、 E 为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 CO2浓度下,马铃薯吸收( + )或释放(—)速率(mg/h)随温度变化的数据。请分析回答:

温度℃
数据(mg/h)
组别、条件
10℃
20℃
30℃
35℃
40℃
45℃
A
黑暗
-5
-10
-18
-34
-40
-34
B
弱光,CO2浓度为0.03%
2
0
-8
-24
-33
-29
C
适当遮荫,CO2浓度为0.03%
3
5
0
-16
-24
-24
D
全光照,CO2浓度为0.03%
5
8
4
2
0
-14
E
全光照,CO2浓度为1.22%
10
20
40
28
12
0

(1)由表可知影响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有
(2)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实验中欲使马铃薯光合速率达到最强,所需的一组条件是
(3)欲使大棚中马铃薯长势最佳,所需的一组条件是
(4)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几个环境因素对马铃薯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除各图中的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较适宜的范围。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甲图 P 点,限制马铃薯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为;乙图 Q 点,高CO2浓度条件下,若要进一步提高马铃薯光合作用速率,可尝试采取的措施是;预计丙图 Q 点之后三条曲线的走势为

甲图为某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乙图为甲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丙图为某高等动物分泌细胞。请据图回答。

(1)假设甲图细胞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多画的结构有(填图中标号)
(2)请写出一种鉴定甲细胞是否为活细胞的实验方法:
(3)图乙中的两种生物膜分别存在于图甲的(填标号)中,两种生物膜除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的物质是
(4)影响图乙中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
(5)若已知丙细胞的分泌物是蛋白质类物质,除消化酶外,还可能是(写出2种)。

下表是某同学在做五个实验时所列举的实验材料和实验试剂等相关内容,请据表回答问题:

组别
材料
实验试剂
观察内容
A
稀蛋清
试剂甲
颜色反应
B
10ml 3%过氧化氢溶液
新鲜的发芽的小麦种子研磨液
有大量气泡生成,将点燃的卫生香插入试管,火焰变得明亮
C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0.3g/mL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
D
蔗糖溶液
斐林试剂
实验因变量乙
E
洋葱根尖
解离液、龙胆紫染液等
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及形态

(1)A~E组实验中需要使用显微镜的是______________。
(2)A组实验所用的试剂甲是______________,观察到颜色是_____________。B组实验证明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在D组实验中,实验因变量乙是否为“出现砖红色沉淀”?解释原因:
(3)在C组实验中若使用0.3g/mL KNO3溶液,则实验现象是
(4)E组为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实验中装片制作的流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在高倍镜下观察到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正确的的过程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移走,换上高倍物镜;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右图表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    

(1)科学家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包括图中所示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A过程发生在的间期,B过程需要的原料是,图中需要解旋酶的过程有
(2)D过程表示tRNA运输氨基酸参与翻译,已知甲硫氨酸和酪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AUG、UAC,某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AUG,则该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
(3)图中a、b为mRNA的两端,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图中的不同核糖体最终形成的肽链
(填“相同”或“不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