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从2011年起,每年的9月定为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2011年9月3日,广州市启动了首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我区某校九年级(1)班的同学以“维护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展开了讨论:
小强:维护民族团结是国家的事,与我们中学生无关。
小明:维护民族团结也就是要尊重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请结合上述两人的观点,谈谈你对“维护民族团结”的认识。

科目 政治   题型 论述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维护民族团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指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完成本次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和进步,2020年的中国让我们充满期待。
[三十五年看变化]

(1)表格里的数据反映了什么?
(2)取得这些辉煌成就得益于我国哪些重大举措?

材料一: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斯坦利曾经做了一个实验:他以每小时15元的酬金聘请二人呆在一个小房间里,这个小房间与世隔绝,没有报纸,没有电话,不准写信,也不让其他人进入。实验结果:一个人在小房间里只呆了两个小时就出来了,另一个人呆了八天。这个呆了八天的人出来以后说:“如果让我在里面再多呆一分钟,我就要发疯了。”
材料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为了“网民”。目前,网络已成为我国青少年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平台。据有关部门调查,中学生上网后聊天交友的比例最高,占48﹪。但青少年自制力和理性发展都未达到成人状态,因此上当受骗爱害的事情时有发生。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说明了什么问题?
(2)请你围绕网络交往注意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不少于3点,6分)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主题,吹响了“为建设法治中国而奋斗”的号角。
[建设法治国家]
四中全会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
如: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1)这一举措的提出和实施有什么重大意义?
[建设法治政府]
四中全会提出,“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
(2)这条要求说明了什么?坚持“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有哪些重要性?
[建设法治社会]
(3)下面漫画揭示当前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给我们哪些启示?

材料一:张海迪在5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但她身残志坚,勤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几国语言,攻读了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被誉为“当代保尔”。
材料二:中学生小林考试失利受同学议论、父母批评,于是闷在房里不吃不喝,对前途感到绝望。
(1)从张海迪对生命的态度中,谈谈你对生命的意义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从以上两则材料的对比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请对第(2)题的结论做具体的分析。

都说90后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是自幼家庭不幸的李涛,却成为90后孩子“坚强自立,乐观向上”的代表。刚上小学,李涛就能为家里分担重担,初中三年一直坚持打工挣钱补贴家用。上山砍柴、下地干活、洗衣做饭、照顾年迈的爷爷,李涛什么都做。李涛中考成绩优异,考上了祥云一中,离家50多公里远,他心疼爷爷,一到周末就赶回家帮忙干农活。李涛常说:“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要用自己的双手改变自己的命运。”虽然去年家境贫困,困难重重,但他从不自卑,反而更加自信坚强。“他从没有向别人道过苦,从没有向别人求过物质帮助,更没有怨天尤人,他一直以豁达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面对生活。”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面对艰难的境遇,李涛采取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2)这种生活态度对李涛的人生之路起到怎样的作用?
(3)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你将如何向李涛学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