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
(1)如图所示,点燃的蜡烛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
晰的像,此现象可说明_____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2)小明发现体温计横截面形状如图所示,从圆弧形的正面可看清体温计内的汞
柱,圆弧形玻璃相当于一个___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条件”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得到的像如图回答
(1)图所观察到的像是像.(描述要完整)
(2)从图中的现象可知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的范围是.
(3)利用凸透镜的这一成像原理可制成.
(4)若在如图中的情况下,再把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增大10cm,则增大后所的像是像(描述要完整),根据这一成像原理可制成照相机.
(5)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清晰的像后,如果将透镜的下半部分遮住,我们将看到烛焰的像是(A.上半部分 B.下半部分 C.全部,用代号填写),像的亮度(填变暗、变亮或不变)。
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火柴、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光具座上有A、B、C三个位置用于放置凸透镜、光屏或蜡烛(如图),其中凸透镜应放在点。在放置上
述三个器材时,应使它们的中心高度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
| 时间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99℃ |
99℃ |
96℃ |
99℃ |
(1)观察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从液体和同时发生的剧烈的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热,但温度。
(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第分钟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
(3)由表可知,加热了分钟水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
(4)小丽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现有下列器材:两节干电池,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滑动变阻器(10Ω、1.5A)、开关各一个和若干导线,请你用这些器材测量一个小灯泡(额定电压2.5V、额定功率小于1W)的额定功率和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器材连成实物电路
(1)根据连接的实物图在图乙中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
(2)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V,这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这时电流是A.
(3)实验测出的小灯泡额定功率为W,正常工作的电阻是
Ω。
(4)若某同学在连接实物电路时发生错误,实验时发现无论怎么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并且灯泡发光较暗,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可能是:
如图是小明学习小组在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实验中的实物连接图。
(1)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3.8V,正常发光时的灯丝电阻大约12Ω左右。请你指出连接图中的三处错误。
A
B
C
(2)小明发现邻近的小芳一组,接入最后一根线后,灯马上特别亮,急忙指出她们的两处错误,你认为错误是:
① 、
②。
(3)实验小组排除故障后进行实验,得到了下面5组数据:
| 次数 |
1 |
2 |
3 |
4 |
5 |
| U/V |
3.0 |
3.5 |
3.8 |
4.0 |
4.5 |
| I/A |
0.28 |
0.30 |
0.31 |
0.32 |
0.34 |
| R/Ω |
10.7 |
11.7 |
12.3 |
12.5 |
13.2 |
小明发现小灯泡的灯丝电阻值相差很大,你认为可能的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