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一:走近历史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它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19世纪60年代,日本抓住哪一次历史机遇,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中国近代化的标志是那一历史事件的发生?
步骤二:见证历史:旧照片是一种很有历史价值的收藏品.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
中国军队在卢沟桥自卫反击 跨时代的 握手 乔的笑
图一 图二 图三
(3) 图一、图二反映的事件有何意义?图三见证了新中国外交史上哪一时刻?新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 回顾历史,中美关系一波三折。结合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美两国关系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过程?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得以改善的国际背景是什么? (3分)
步骤三:探究历史
(5) 你认为怎样才能建立长期、健康和稳定的中美、中日关系?
(年重庆卷)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国家和城市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2分)
A.点燃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的发生地:萨拉热窝
B.奥匈帝国宣战的第一个国家:塞尔维亚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914—1918年的战争中,交战国共计使用了45种以上约12.5万吨的毒气,造成了100多万人伤亡,其中死亡10万多人,化学武器属大规模的毁灭性杀伤武器,人们为禁止使用这种残忍的武器进行了不懈努力。后来,日内瓦议定书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把化学武器押上了历史的审判台。
材料二
材料三
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并广泛地动员全国民众。……民族工商业资本家踊跃购买国债,积极组织工厂内迁;科学家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提高祖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综合国力而发奋工作;文化界人士组织许多救亡团体,宣传抗日;海外广大华侨节衣缩食,捐献大量钱财、衣物、药品、汽车等,支援祖国的抗战。
材料四
《联合国宪章》规定:联合国应该采取有效的集体办法,防止和消除对和平构成威胁的因素,制止侵略和其他对和平构成破坏的行为,以和平方式,依据正义及国际法原则,调整和解决破坏和平的国际争端。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化学武器最早使用于哪次战争?根据材料指出国际社会对使用化学武器的态度。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战争形势?面对这种形势,反法西斯国家在1942年初采取了什么对策?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请举出抗战期间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的两次著名战役。
(4)根据材料四,指出建立联合国的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的哪一次会议对联合国的建立起到了推动作用?
近年来,中国周边形势日益严峻,军事评论家张召忠在《美国构建亚洲“小北约”遏制中国》一文中就这样指出,在战略关注向亚太地区倾斜的情况下,美国通过在中国周边编织和强化同盟体系,已基本形成对中国的战略封堵,使中国国家安全面临严峻的潜在挑战和威胁。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决定以此为话题对历史上的国家结盟进行回顾反思,请你参与探讨相关问题。
主题一结盟与对抗
图一图二
(1)图一中对峙的双方是在什么性质的集团?它们的对抗最终引发了哪次战争?
(2)在图二两种力量交锋的这场战争中,成为转折点的战役是什么?
主题二合作与发展
图三图四图五
(3)哪次会议决定成立图三中的国际组织?图四中组织的成立对当今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图五中组织的宗旨是什么?
主题三风险与机遇
“中国崛起而带来的挑战,是美国在21世纪前期面临的最重大的挑战之一”“中国已经拥有战略核武器库,尽管不很多,但足以打到美国本土‘“(2015年后)强大的中国将根据自己的利益来调整地区力量结构,并不惜冒险与邻国及本地区以外的强国发生冲突。”
————-摘自美国国防部《东亚——太平阳地区安全战略报告》
(4)你是否同意材料中提出的中国崛起会对美国产生威胁的观点?试结合本试题引言与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理由。
20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改变了历史发展的面貌,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
(2)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是哪两大军事集团?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真正世界规模的事件是什么?
(4)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有哪些?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多少周年?
(5)二战后形成的“新的世界格局”是指什么?这一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铁路两旁人山人海,许多人跟着火车跑,另外一些人骑在马上,沿路旁跟随着火车。在临近达林敦的路上有一个大斜坡,史蒂芬孙决定在这个地方试验火车头的速度,他发出警告清除道路,加快行进,速度达每小时十五英里(二十四公里)。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1)材料一中史蒂芬孙的火车以什么作为动力?这一动力的广泛应用得益于谁的创新?
材料二
(2)材料二展示的成果各是哪次科技革命中取得的?这两次科技革命分别将人类带入什么时代?
材料三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任选材料二中的一项发明,简述其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