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林黛玉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注】①这首诗是因有人送白海棠,就吟咏此物而举行诗赛,探春、宝钗、宝玉、黛玉每人一首。黛玉的这首诗,被称为“风流别致”,历来评论家认为此诗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及风貌。
②月窟:月中仙境,这里指月宫。仙人:嫦娥。缟袂:白绢做的衣服。
此诗的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此联。
此诗的最大特点是以花写人。诗中的种花人、白海棠花以及“秋闺怨女”,都是林黛玉的自我写照。请具体分析林黛玉通过白海棠写出了自己的哪些思想性格?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南邻
杜甫(唐)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从人物形象的角度看,诗歌中的锦里先生是一个的隐士。
分析作者是如何刻划这个形象的。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移居东村作
王庭珪
避地东村深几许?青山窟里起炊烟。
敢嫌茅屋绝低小,净扫土床堪醉眠。
鸟不住啼天更静,花多晚发地应偏。
遥看翠竹娟娟好,犹隔西泉数亩田。
本诗“鸟不住啼天更静”一句与王籍的“鸟鸣山更幽”在写法上有何相同之处?你更喜欢哪一句?请说明理由。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阅读下列一首宋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诉衷情
晏殊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注】这首词写于宋仁宗宝元元年作者四十八岁时,当时他从参知政事贬为外官已有六年了。
1)这首词提到了民间的那个节日?有那些习俗?
2)简要分析本词写景状物的艺术特点。
3)简要分析这首词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两首作品都写了寻觅春天,请指出两首作品各是怎样寻觅春天的?寻觅结果如何?
(2)两诗词各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1)诗的颔联、颈联分别运用了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之清的?
(2)诗的尾联描绘了的情境,流露出诗人内心的一种的情绪。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