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言文阅读。
梅花岭记(节选)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 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注】①江都:今江苏扬州。②史忠烈公:史可法,明末政治家、军事家。③临期成此大节:指到城破时将史可法杀死,以成全他与城共存亡的节义。④大兵:清兵。⑤史阁部:史可法时任内阁大学士,故自称“阁部”。
下列句中的“之”与“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乃以衣冠葬之 B.何陋之有
C.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   D.至之市

下列对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集诸将而之曰语:告诉    B.是至:到
C.吾未有子 尚:还,仍然。 D.德威流涕:鼻涕

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誓与城为殉。
②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
请简要概括史可法的思想及性格特征。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闻所论,知无活理,乃佯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纵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
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节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减:不足。②大将军:王敦。③钱凤:人名。
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大将军甚爱

A.久,目似瞑 B.今方来,吾欲辱
C.往来于荒村野水 D.送杜少府任蜀川

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将军与钱凤商议谋反的事情,忘记了王右军在帐中睡觉,担心他们商量的计谋被右军听到了,为此感到大惊。
B.从“佯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中可以看出王右军是一个机智聪明、沉着冷静的小孩。
C.王羲之以“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的自然坦然,不受世俗礼法的拘束,使自己成为了郗家的乘龙快婿。
D.郗太傅在王家子弟中选女婿,不选矜持之人,而选择自由散漫之徒,可见其选婿草率。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人未之奇:置帐中眠 恒:
闻所论既:④丞相郗信 语:
翻译下列句子。
(1)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
(2)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贾逵旁听
贾逵年五岁,明惠过人。其姊韩瑶之妇,嫁瑶无嗣,而归居焉,亦以贞明见称。闻邻中读书,旦夕抱逵隔篱而听之。逵静听不言,姊以为喜。至年十岁,乃暗诵《六经》。姊谓逵曰:“吾家贫困,未尝有教者入门,汝安知天下有《三坟》、《五典》而诵无遗句耶?”逵曰:“忆昔姊抱逵于篱间,听邻家读书,今万不遗一。”乃剥庭中桑皮以为牒,或题于扉屏,且诵且记,期年,经文通遍。于闾里每有观者,称云振古无伦。门徒来学,不远万里,或襁负子孙,舍于门侧,皆口授经文。赠献者积粟盈仓。或云:“贾逵非力耕所得,诵经舌倦,世所谓‘舌耕’也。”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明过人()(2)不万里()
(3)于门侧()(4)赠献者积粟仓()
下列句中与“旦夕抱逵隔篱而听”的“之”用法相同的是()

A.其姊韩瑶 B.左臂挂念珠倚
C.何陋 D.鸣而不能通其意

翻译下面句子
贾逵非力耕所得,诵经舌倦,世所谓“舌耕”也。
译:
贾逵是汉代著名学者,他从小聪明过人,这当然是很好的条件,但他所以能成为有学问的人,还有什么原因呢?请联系选文具体分析。
答:

文言文阅读。郑絪①
刘瞻之先②,寒士也。十许岁,在郑絪左右主笔砚。十八九,絪为御史,巡荆部商山③,歇马亭,俯瞰山水。时雨霁,岩峦奇秀,泉石甚佳。絪坐久,起行五六里。曰:“此胜概④,不能吟咏,必晚何妨?”却返于亭,欲题诗。顾见一绝,染翰尚湿。絪大讶其佳绝。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公戏之曰:“莫是尔否?”景拜曰:“实见侍御吟赏起⑤予,辄有寓题。”引咎又拜。公咨嗟久之而去。比回京阙,戒子弟涵、瀚已下曰:“刘景他日有奇才,文学必超异。自此可令与汝共处于学院,寝馔⑥一切,无异尔辈。吾亦不复指使。”至三数年,所成文章,皆辞理优壮。凡再举成名,公召辟法寺学省清级。
(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①絪:念yīn。②刘瞻之先:指刘瞻的父亲,即刘景。 ③荆部商山:地名。 ④概:景象。⑤起:启发。⑥馔:念zhuàn,食物。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絪御史()(2)公之曰()
(3)公咨嗟久之而()(4)回京阙()
选出与例句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例句:公咨嗟久而去

A.虽有千里 B.执策而临 C.鸣而不能通其意 D.无案牍劳形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自此可令与汝共处于学院,寝馔一切,无异尔辈。
刘景成才的自身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中内容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燕昭王招贤
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①,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王必欲致士②,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③燕。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轶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湣王出亡于外。燕兵独追北④,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
[注释]①共国:共同治理国家。②致:招致,引来。③追北:追击败北的敌人。
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郭隗曰()② 先生视可者,得事之()
③ 筑宫而之()④ 湣王出于外()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意思。
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

请选出下列加点的“以”字意思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

A.卑身厚币招贤者 B.雪先王之耻
C.遂乐毅为上将军 D.与秦、楚、三晋合谋伐齐

从文中看,燕昭王最终能击败强齐的原因是什么?

文言文阅读
( 甲 )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 , 性暴 , 不可驭 , 蹄啮伤人多矣。一日 , 谏议入厩 , 不见是马 , 因诘仆 : “ 彼马何以不见 ?” 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 , 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 , 曰: “汝为贵臣, 家中左右尚不能制 , 贾人安能蓄之 ? 是移祸于人也 !” 急命人追贾人取马 , 而偿其。 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 乙 )
范式字巨卿 , 少游学于太学 , 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 。 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 : “ 后二年当还 , 将尊亲。 ” 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 , 元伯具以白母 , 请设馔(zhuàn)以候之。母曰 : “ 二年之别 , 千里结言 , 尔何信之诚也 ?” 对曰 : “ 巨卿信士 , 必不违约。”母曰 : “若然 ,当为尔酿酒。”至其日 , 巨卿果到 , 升堂拜饮 , 尽欢而别。
【注释】①陈谏议: 姓陈 , 谏义是官名。②贵臣 : 朝廷中的重臣。③汝南: 古地名。
④告: 指告假。⑤升堂: 登上大厅。
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4分 )
(1)移祸于人也(2)而偿其
(3)将尊亲 (4)若
将选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
(1)“ 彼马何以不见 ?” 仆言为陈尧咨售贾人矣。

(2) 后期方至 , 元伯具以白母 , 请设馔以候之。

甲乙两段文字从不同侧面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甲文侧重表现了
乙文侧重表现了。 (2 分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