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 甲 )
宋陈谏议①家有劣马 , 性暴 , 不可驭 , 蹄啮伤人多矣。一日 , 谏议入厩 , 不见是马 , 因诘仆 : “ 彼马何以不见 ?” 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 , 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 , 曰: “汝为贵臣②, 家中左右尚不能制 , 贾人安能蓄之 ? 是移祸于人也 !” 急命人追贾人取马 , 而偿其直。 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 乙 )
范式字巨卿 , 少游学于太学 , 与汝南③张劭为友。劭字元伯 。 二人并告④归乡里。式谓元伯曰 : “ 后二年当还 , 将过尊亲。 ” 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 , 元伯具以白母 , 请设馔(zhuàn)以候之。母曰 : “ 二年之别 , 千里结言 , 尔何信之诚也 ?” 对曰 : “ 巨卿信士 , 必不违约。” 母曰 : “若然 ,当为尔酿酒。”至其日 , 巨卿果到 , 升堂⑤拜饮 , 尽欢而别。
【注释】①陈谏议: 姓陈 , 谏义是官名。②贵臣 : 朝廷中的重臣。③汝南: 古地名。
④告: 指告假。⑤升堂: 登上大厅。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4分 )
(1)是移祸于人也 (2)而偿其直
(3)将过尊亲 (4)若然 将选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
(1)“ 彼马何以不见 ?” 仆言为陈尧咨售贾人矣。
(2) 后期方至 , 元伯具以白母 , 请设馔以候之。
甲乙两段文字从不同侧面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甲文侧重表现了 ;
乙文侧重表现了 。 (2 分 )
阅读《陈涉世家》一文的节选文字,回答小题。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日:“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日:“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 A.会天大雨() |
| B.等死,死国可乎() |
| C.扶苏以数谏故() |
| D.陈胜王() |
下面句子中的“之”字没有指代作用的一项是()
| A.怅恨久之 | B.二世杀之 |
| C.楚人怜之 | D.固以怪之矣 |
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胜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表明自己是个有远大抱负的人。 |
| B.“天下苦秦久矣”说明百姓痛恨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处处积蓄着反抗的力量。 |
| C.陈胜打出扶苏、项燕的旗号,寄托了对二人的怀念,并立志替二人报仇。 |
| 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 |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问题。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乙文]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解释划线字词。
四时俱备()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野芳发而幽香()
颓然乎其间者()翻译下面的句子。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写景方面,两文都注重时间变换,请分别举例说明。
两文都写到作者与山、水等自然景物的融合,但表达的感情却有所不同,试结合下面句子作一下分析。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醉能同其乐。
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本文选自南朝时期____________编写的《_________》。
与下面例句中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元方入门不顾
| A.欢迎光顾 | B.顾此失彼 |
| C.瞻前顾后 | D.奋不顾身 |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1)去后乃至乃:_______
(2)下车引之引:_______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文中的“尊君”与“家君”在使用上有何不同?
鹬蚌相争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注:禽通“擒”)解释词语
蚌方出曝 方:
今日不雨 雨: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项是()
| A.兴正浓 (兴趣) | B.驱之别院(赶) |
| C.鞭数十 (鞭子) | D.昂首观之(头) |
下列句子中划线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故时有物外之趣学而时习之 |
| B.蹲其身神游其中 |
| C.以丛草为林可以为师矣 |
| D.群鹤舞于空中余常于土墙凹凸处 |
根据上文内容说说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用现代汉语概括文中描述的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