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中生的下列行为中,属于参与政治生活的有
①帮助居委会管理社区卫生
②在互联网上参与交通管理问题讨论
③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电脑质量问题
④为班级患病同学捐款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都非常富有哲理。这两个成语都强调
A.物质的决定作用 | B.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
C.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 D.实践的重要性 |
下列关于意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意识是客观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
③意识的内容不是来自天上,而是来自人脑
④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菜根潭》里有一句话:“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心态可以决定一切 |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
C.事物是不可认识的 |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
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一事例说明
A.人们可以改变或创造规律,变害为利造福于民 |
B.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 |
C.人们可以把成功经验作为行动的向导,忽视规律 |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
荀子在《天论》中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人不能服从自然,而是要改造自然 |
B.人不仅要尊重规律,更要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
C.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规律 |
D.在人与自然之间,人的需要是第一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