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的地理要素图

材料二:2012年2月以来,广西、云南等地持续出现严重干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农业遭受严重损失。
(1)据材料一,判断图示地区的主要地貌类型是                 
(2)试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容易产生干旱灾害的原因。
(3)图示区域普遍存在土地荒漠化问题,试分析除植被因素外其产生原因还有哪些?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由中国与东盟10国组成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元旦建成。她是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近年来,东盟国家已逐步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点区域。
材料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局部示意图(图15)

(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_________。
(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我国受冲击较大的农产品主要有______ 、_______ 等,原因是东盟_______________ 。
(3)当前,中国走向东盟国家的主要产业有_______ 型和______型产业,这对我国的影响主要有__________ 。

读“我国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图14),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区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由1990年的上变为2008年的上,影响其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______________ 。
(2)该城市工业向开发区集聚有利于_____________。
(3)与1990年相比,2008年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主要的表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推动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读“我国两大自治区位置示意图”(图13),填表比较两自治区气候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温家宝在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量和希望所在。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年l2月7日(北京时间),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此次峰会被誉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其中我国政府提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最终国际社会认同这一提法观点。

(1) 图示地区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前景广阔,说明甲地风能密度较大的原因,并简要评价乙地开发太阳能资源的不利条件。
(2)近年来观测资料表明,天山的冰川在不断消退。简述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说明该现象将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和气候统计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⑴ 该地最有可能是______(鲁中、苏南、琼中、滇西),属于______气候。简述该地区气候条件对农业的有利影响。
⑵ 图中①、②、⑦、⑧四个地点,冬季气温最高的是__。理由是什么?
⑶ 图中序号(①缺少水源林的丘陵区,②丘陵梯田区,③灌溉农田区,④城镇地区)表示的几个地区中,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是__。本地区为了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可采取哪些措施?
⑷ 本地区解决农村能源不足的理想途径有______、______。
⑸ 为了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在2010年3月14日结束的两会上,国务院提出我国应调整产业结构,说明该地区所在城市带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