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时间2006年11月15日6点15分日本千岛群岛附近(如图1)发生里氏8.1级强烈地震,并发布海啸警报。日本气象厅同时表示,地震引发的海啸将高达2米,呼吁当地沿岸居民迅速撤离。
材料二 据日本气象厅报告,千岛群岛东部东京时间2007年1月13日13时24分发生里氏8.3级地震(如图2)。震源位于海床下30公里。千岛群岛附近短期内连续发生大震的原因是
A.处在海洋上,地壳太薄 |
B.在亚欧板块、北美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
C.在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
D.处在大洋中板块张裂边界 |
这两次地震对日本并未造成多大的危害,主要原因是
A.震级小 |
B.日本建筑物抗震系数大 |
C.震中位于海洋上 |
D.日本多震,防震意识强 |
下列影响地震对地面破坏程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震级越大破坏越大
②震源越深破坏越大
③震中距越小破坏越大
④地面越平坦破坏越大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千岛群岛东部1月13日地震属于
A.浅源地震 |
B.中源地震 |
C.深源地震 |
D.都不是 |
下面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的河口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的哪岸相连()
A.甲岸、丙岸 | B.甲岸、丁岸 | C.乙岸、丙岸 | D.乙、丁岸 |
读我国某城市通常的作息时间表(表中所给时间为北京时间),回答完成下列问题。根据表中信息判断,该城市最可能是( )
A.沈阳 | B.西安 | C.乌鲁木齐 | D.武汉 |
该城市不同季节调整作息时间,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
A.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 B.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
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D.日地距离的变化 |
读图,回答完成下列问题。图甲和图乙中分别反映纬度较低的两条曲线是( )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下列城市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曲线①最接近的是( )
A.北京 | B.上海 | C.汕头 | D.海口 |
下表是天安门广场升降旗时间(注:与日出日落时间相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第一天 |
第二天 |
第三天 |
|
升旗时间 |
5︰04 |
5︰03 |
5︰02 |
降旗时间 |
19︰18 |
19︰19 |
19︰20 |
此时有关北京昼夜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昼长夜短 | B.昼夜平分 | C.昼短夜长 | D.极昼 |
表中所给的三天时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
A.北半球,向南移 | B.北半球,向北移 |
C.南半球,向南移 | D.南半球,向北移 |
为了冬季采光,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对不同纬度带的住宅间的合理间距有明确规定。分析下表(表中H是住宅的建筑高度)。回答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部分城市住宅的日照间距
城市 |
冬至正午太阳高度 |
日照间距 |
|
理论 |
实际采用 |
||
① |
24º45' |
2.02 H |
1.7 H |
② |
40º28' |
1.18 H |
1.2 H |
③ |
35º21' |
1.41 H |
1.1~1.2 H |
④ |
26º36' |
1.86 H |
1.6~1.7 H |
表中的四个城市所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
A.①②③④ | B.①④③② | C.②①③④ | D.②③④① |
冬至日,四个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根据表中信息,在北京(约40ºN)修建两栋20米高的住宅楼,其理论日照间距约为()
A.23米 | B.28米 | C.37米 | D.40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