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1~2题。
望江南
【宋】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①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
[注]①玉花:喻雪花。
1. |
"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 |
2. |
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燕子来舟中作 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明末清初卢世榷《杜诗胥抄》中说:“七言律诗以此收卷,五十六字内,比物连类,似复似繁。”请你结合诗句,分析诗歌是如何“比物连类“的。
杜甫诗歌艺术成就极高,尤其是七律,千锤百炼,可为典则。请结合二三两联说说诗歌的艺术手法。
(原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虞美人·听雨(宋)作者:蒋捷①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①蒋捷(生卒年不详),字胜欲,号竹山,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巨族,咸淳十年(1274)进士。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通读全词,概括作者的思路
全词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现诗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康望湖亭①
苏轼
八月渡长湖,萧条万象疏。
秋风片帆急,暮霭一山孤。
许国心犹在,康时②术已虚。
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
注:①时苏轼被贬惠州,途经鄱阳湖边的南康。②康时:即匡时,以避宋太祖赵匡胤名讳。
(1)本诗首联有什么作用?
(2)请赏析颔联的写景艺术。
(3)简要概括诗歌后两联所蕴含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苏秀道中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通过哪些内容来表现的?请简要概括。
颈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抒写自己的兴奋之情?通观全诗,这场雨为何令诗人欣喜?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