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侗族大歌、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端午节等22个项目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 |
B.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
C.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
D.保护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
“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告诉我们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②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③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④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两个对子”相对应的是
①指鹿为马 乐极生悲 ②形谢神灭 理生万物
③盲人摸象 削足适履 ④沧海桑田 断章取义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深一点,才能真一点。“从地里长出来的”记者陈中华坚持用脚跑新闻,向我们诠释一个并不深奥的道理:“真一点”是价值观,“深一点”是方法论,“真一点”是新闻追求,“深一点”是现实路径。这一并不深奥的道理其哲学依据是
①学好哲学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②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③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新闻的发源地④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
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 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 |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 D.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相对独立性 |
“比”“从”“北”“化”四个字由“人”字以不同结构构成(右图为甲骨文),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内在逻辑体系。我们可以体会到,与人“比"后,总会模仿学习他人的优点,即“从”;之后会产生叛逆,即“北";最后,能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一切为我所用,进入“化“的阶段。上述材料说明
①哲学智慧概括了人们的生活与实践,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③哲学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④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