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见下图)。如以该植株为父本,测交后代中部分表现为红色性状。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 | 减数分裂时染色单体1或2上的基因 突变为 |
B. |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3与4自由分离 |
C. |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自由组合 |
D. |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
如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3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 |
B.6h时,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
C.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
D.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
关于动物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含有糖脂和糖蛋白 | B.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
C.ATP为CO2分子通过细胞膜提供能量 | D.细胞膜上的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 |
关于哺乳动物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缺铁时,血红蛋白的合成量会减少 |
B.成熟红细胞中没有血红蛋白mRNA的合成 |
C.血浆中的氧和Na+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 |
D.血红蛋白基因突变可导致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
植物原生质层是指()
A.细胞质 | B.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 |
C.细胞膜和液泡膜 | D.细胞膜和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
关于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T2噬菌体由蛋白质和RNA组成 | B.蓝藻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
C.通过诱变育种可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 D.赤霉菌分泌的赤霉素可促进植物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