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某物质分子的结构通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类物质通称为 ,它是构成 的基本单位。
(2)生物界中此类物质约有 种,决定其种类的是通式中的 。
(3)牛胰岛素是由51 个此类物质组成的两条多肽链,共有个 肽键。两条肽链至少含有 个氨基和 个羧基。
(4)此物质与另一个同类分子结合的方式称为 ,形成的化学键叫 ,可表示为 ,反应后的产物是 和 。
(5)某物质的R 基若为—CH2—CH3时,此物质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
(6)若此类物质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由100 个这类物质构成的一条肽链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 。
请回答与机体免疫有关的问题:
(1)体液免疫的初次免疫反应与第二次免疫反应相比较,产生抗体更多的是。
(2)某种病原微生物(V1)初次侵入机体后,经细胞摄取和处理,使V1的暴露出来,并传递给,然后再传递给相应的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能形成两种细胞,其中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甲)是;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对同种抗原作出增殖、分化等快速反应能力的细胞(乙)是;当机体两次受到V1和另一种病原微生物(V2)感染时,细胞乙只能对V1发生免疫反应。细胞乙不能对V2发生免疫反应的原因是。
为了验证“植物主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能够抑制侧芽生长”,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选取健壮、生长状态一致的幼小植株,分为甲、乙、丙、丁4组,甲组植株不做任何处理,其他三组植株均切除顶芽。然后乙组植株切口不做处理,丙组植株切口处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丁组植株切口处放置含有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
②将上述4组植株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
回答下列问题:
(1)各组植株侧芽的预期生长情况分别为:甲组;乙组;丙组;丁组。
(2)比较甲组与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
(3)比较乙组与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
(4)比较丙组与丁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
(5)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的原因是。(2分)
填空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杂交育种是通过品种间杂交,创造新变异类型而培育新品种的方法。其特点是将两个纯合亲本的通过杂交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
(2)若这两个杂交亲本各具有期望的优点,则杂交后,F1自交能产生多种非亲本类型,其原因是F1在形成配子过程中,位于基因通过自由组合,或者位于基因通过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进行重新组合。
(3)假设杂交涉及到n对相对性状,每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彼此间各处独立遗传。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从理论上讲,F2表现型共有种,其中纯合基因型共有种,杂合基因型共有种。
(4)从F2代起,一般还要进行多代自交和选择,自交的目的是;选择的作用是。
(10分)某同学将生长一致的小麦幼苗平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置于阳光下培养,乙组置于黑暗中培养,其他条件适宜。一段时间后,测定麦苗的干重,发现两组存在明显差异。
回答下列问题:
(l)两组麦苗中,于重较大的是____组,原因是____。
(2)观察叶片颜色,出现黄化现象的是____组,其主要原因是____。
(3)该实验探究了环境因子中的____对小麦____的影响。
(4)若将甲组置于红光下,乙组置于绿光下,培养一段时间后,两组麦苗中干重较大的是甲组,原因是____。
图中曲线图甲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结果,曲线图乙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结果。请分析回答:
(1)分析曲线图甲,A、B两种植物呼吸速率较强的是 。
(2)比较曲线图乙中的e和f,可以看出当光照强度相同时,植物的光合速率是。
(3)分析曲线图甲,如果长时间处在阴雨环境中,生长受到影响的植物最可能是,如果以缺镁的全营养液培养植物A幼苗,导致叶绿素大量减少,则b点的移动方向是向(左/右)。
(4)分析曲线图乙,如果环境条件由d变为e,植物A碳反应中的 过程反应速率会瞬间变大。如果环境条件由f变为e,暗反应中的 过程反应速率会瞬间变大。
(5)当光照强度为g时,植物A中有机物的积累速率(M1)与植物B中有机物的积累速率(M2)相比较,结果为M1M2(大于/小于/等于)。此时,若比较植物A有机物的合成速率(N1)与植物B中有机物的合成速率(N2)的大小,结果应为N1N2(大于/小于/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