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右图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O、A、B、C、D和E为纸带上连续的六个计数点。已知OA="0.30cm," OB="0.75cm," OC="1.31cm," OD=1.95cm,
①OE间的距离为 cm
②试求出B点的瞬时速度VB= m/s(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③因为没有做好标记,该同学不小心将该纸带的后半段与其它纸带的后半段弄混乱了,你能否通过你的分析帮他找到以下A,B,C三段纸带哪段是属于该纸带的
(2) ①某同学实用多用电表粗略测量一定值电阻的阻值(大约有2000),则把选择开关旋
到 挡位(选填 “×10”, “×100” “×1k”)得到的读数相对最为准确,若实际测量时针偏转如图a所示,则该电阻的阻值是
②接下来采用“伏安法”较准确地测量该电阻的阻值,所用实验器材如图(b)所示。
其中,电源为两节干电池,电流表内阻约为5,滑动变阻器阻值为20
。 图中部分电路已经连接好,请完成剩下的实验电路的连接。
③在②中,多用电表该选择 挡位(选填 “直流电压2.5v”, “直流电压10v” “直流电流100mA”)
④试分析如此用伏安法测出的电阻值比实际值 (“偏大”、“偏小、”“相等”)
如下图甲为多用电表的示意图,现用它测量一个阻值约为20Ω的电阻,测量步骤如下:调节,使电表指针停在指针对准的“0”刻线(填“电阻”或“电流”)。
将选择开关旋转到“Ω”档的位置。(填“×1”、“×10”、“×100”或“×1k”)
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插孔,并将两表笔短接,调节,使电表指针对准的“0”刻线(填“电阻”或“电流”)。
将红、黑表笔分别与待测电阻两端相接触,若电表读数如下图乙所示,该电阻的阻值为Ω。
测量完毕,将选择开关旋转到“OFF”位置。
现给出两个阻值不同的电阻R1和R2,用多用电表按正确的操作程序分别测出它们的阻值,测量R1时选用“×100”欧姆挡,其阻值如下图中指针①所示,R1=Ω;测量R2时选用“×10”欧姆挡,其阻值如下图中指针②所示,R2=Ω。将某一小量程的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其中改装后量程较大的是电流表与(填“R1”或“R2”)联(填“串”或“并”)的。
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做“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实验:甲同学在物体所受合外力不变时,改变物体的质量,得到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
物体质量m(kg) |
物体的加速度a(m/s2) |
物体质量的倒数1/m(1/kg) |
1 |
0.20 |
0.78 |
5.00 |
2 |
0.40 |
0.38 |
2.50 |
3 |
0.60 |
0.25 |
1.67 |
4 |
0.80 |
0.20 |
1.25 |
5 |
1.00 |
0.16 |
1.00 |
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下图所示的坐标中描出相应的实验数据点,并作出图象。
②由图象,你得出的结论为。
③物体受到的合力大约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乙同学在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多次改变对小车的拉力,由实验数据作出的a—F图象如下图所示,则该图象中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小车的质量为kg。(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下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电源频率为50Hz,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则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s。如果用S1、S2、S3、S4、S5、S6来表示从O点开始各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用T表示两相邻记数点的时间间隔,则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用符号写出表达式,不要求计算)。打F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vF=m/s。(答案均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某学习小组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用如下图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来测小车的加速度,由导轨标尺可以测出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L,窄遮光板的宽度为d,窄遮光板依次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t1、t2,则滑块的加速度可以表示为a=(用题中所给物理量表示)。
该学习小组在测出滑块的加速度后,经分析讨论,由于滑块在气垫导轨上运动时空气阻力很小,可用上述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为此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