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
(1)“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的这句忠告说明他在政治方面特别重视什么?他统治时期出现的繁荣局面被誉为什么?(2分)
(2)“宋祖”指的是谁?请概述一下你对他所创立的这个王朝的认识。
(3)“一代天骄”最主要的功绩是什么?最终将他的事业发扬光大的是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如果把1913年进口洋纱数量指数定为100,那么,1914-1916年则降到95.3,1917-1919年更降为59.2。这一时期,中国的出口值却保持着增长的良好势头,1919年中国的出口值比1913年净增了56%。在1913-1915年,平均每年注册工厂41 .3家,1916-1920年达到年均124.6家。
--高中历史必修二
以上材料主要说明了什么?试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的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 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我们的时代充满了创造性的发明……我们 使用电能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我们 能横渡大洋,我们学会了飞行,甚至通过电波,我们能轻 松地把消息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是,商品的生 产和分配却完全是无组织的,人们不得不为自己的生计 焦虑地奔忙。而生活在不同国家的人们,总是过一段时 间就要互相杀戮,这让每个想到将来的人,都会充满忧虑和恐惧。
--1938年爱因斯坦致纽约世博会的信
材料三:高技术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是,科技发展 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到 21 世纪初,人类不止一次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沙漠化加剧、 物种灭绝、核威胁和核危机……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 类文明如何发展,已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评述材料中关于科技革命影响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 确,史论结合。)
近代以来,中国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 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 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 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效仿,可以 盲从,搬进中国来也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 人情是怎么样的,便像学习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1924年4月20日)
材料三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 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 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1)材料一中这场"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指什么?结 合所学知识说明它从西方文明中采纳了哪些"具有直接 实用价值的东西"?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学习"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有何重大的探索活动?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深圳"敢闯"有什么重大 举措?并说明这一举措在我国对外开放中的地位 或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从近现代中国的探索中,你获得了什 么认识?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措施的调整关乎国计民 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唐太宗认为"夫欲盛而费广,费广而赋重,赋 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耶"。为此,他沿用 唐初的以庸代役制度……它规定:凡不愿服劳役的丁 男,均可以拿绢或布代替,每天折合绢三尺,这叫做庸 ……此外,唐太宗还多次下诏减免赋税。如627年,山东遇大旱,他下令免除当年租税。628 年关中发生旱灾,次 年又命免去关中两年租税。
--摘自中学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清朝前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大量 荒地被开垦,耕地面积由 1645 年的 400 余万顷增加到1724 年的 680 余万顷;兴修水利,治理黄河和淮河;实行 精耕细作,粮食产量有了明显提高,玉米、番薯等高产作 物得到普遍种植;棉花、烟草、茶树、甘蔗是这一时期的 主要经济作物。
--摘自中学历史课本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归纳概括唐太宗为减轻农民负 担所采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 作用。
(2)根据材料二回答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得到恢 复和发展的原因。
(14分)
材料二:2013年4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又公开否认侵略历史,并称参拜靖国神社"理所应当",明确表示允许内阁成员参拜。安倍与日本右翼政客的言行,引起相关国家强烈反对。中国、韩国、朝鲜等亚洲国家纷纷强烈抨击和严厉谴责。
材料三: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跪在华沙尤太人隔离区所在地的纪念碑前。这就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华沙之跪"。"华沙之跪"也成为联邦德国与东欧重归于好之路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并为联拜德国在1973年9月加入联合国铺平了道路。
材料四:二战后,美国利用单独占领日本的机会,从战略需要出发,积极扶持日本,为日本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二战后,中国、韩国、朝鲜等亚洲国家为什么强烈谴责日本政客参拜靖国神社,(2分)
(2)历史不容篡改。请指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事件,(1分)后来日本又制造什么事件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1分)
(3)概括说明二战期间和战后美日两国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发展演变的?(2分)
(4)综合上述材料,面对侵略的历史。德国与日本的态度有何不同?(2分)勃兰特"华沙之跪"对联邦德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有什么重要的作用?(2分)对于日本的态度你有何感想?(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