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在历史上,从中国到世界,从古代到近现代,一批又一批的思想家站在时代的前沿,提出了先进的思想理论,吹响了时代的号角。阅读提示,探究问题。
(1)【春秋战国的自由竞放】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社会大变革,中华文化开始勃兴,古圣先贤纷纷著书立说,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请举出这一时期出现的思想学派及其主张。(至少两例)
(2)【封建时代的严苛禁锢】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封建统治者对思想文化进行严苛禁锢,扼杀了人才,阻碍了社会发展。除“焚书坑儒”“八股取士”外,请再写出一例我国封建统治者禁锢思想文化的典型表现
(3)【近代西方的幡然觉醒】近代欧洲走出蒙昧源于14-16世纪及18世纪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被称为什么?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4)【近代中国的理性曙光】20世纪初,中国的有志之士在西方近代思想的影响下,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冲击了封建残余。这场思想解放运动高举的旗帜是什么?
(5)【当代中国的思想解放】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围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开展思想解放运动,从而促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顺利召开。”请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1)A.大陆会议召开地:费城 B.独立战争转折性战役发生地:萨拉托加
(2)据图指出,北美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世界和平不断受到威胁。2011年3月至今,利比亚的局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此,小华和小明围绕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了一下探究,请你也参与。
任务一:梳理知识
(1)近代以来,造成利比亚等非洲国家贫穷落后和局势动荡的原因有哪些?
(2)简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大国强权政治损害中国利益的表现。
(3)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国家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什么?
(4)二战后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的事例有哪些?
任务二:解决问题
小华:发展中国家要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努力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
小明:大国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中,要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促进共同发展。
(5)请任选上面观点之一,结合史实加以阐明。
任务三:思考感悟
(6)通过以上探究,谈谈你的感悟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4分)
材料一:虽然《九国公约》规定:“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但会上中国提出的废除“二十一条”,取消外国在华势力范围和一切特权的要求并没有得到满足。而公约明确提出“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实质上是对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粗暴侵犯。
材料二:“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必须在10月1日起的10天内,把苏台德区和德意志人占多数的其他边境地区割让给德国;割让区内的军事设施、工矿企业、铁路及一切建筑,无偿交付给德国……”
(1)材料一中所涉及的《九国公约》是在哪次会议上签订的条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九国公约》的内容和实质?
(3)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分析,此片段应是节选自历史上哪一重要文献?这一文献的签订在历史上留下了什么恶劣影响?
(4)反思上述材料中,中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在国际舞台上的类似遭遇,你有何感想?
阅读下列材料:(共13分)
材料一: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材料二: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因此,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即我们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1933年)
(1)材料一中苏联“社会主义”的建立得益于哪次革命?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起到了什么作用?“苏联的模式”指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国家当时遇到了什么情况?是怎样“坚持下去”,并获得“新生和繁荣”的?
(3)有人说“罗斯福挽救了资本主义,”你是怎样理解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的分裂所造成的影响是灾难性的。20世纪前半期欧洲的两次分裂带来的只是生灵的涂炭、经济的衰退和地位的削弱。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被誉为“世界工厂”和“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在欧洲第二次分裂后不得不依附于美国。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1)依据材料一回答两次分裂给欧洲造成了怎样的影响?(3分)
(2)依据材料二回答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是什么?(2分)为此,20世纪90年代欧洲国家联合成立了什么组织?(2分)发挥了什么作用?(2分)
(3)综合上述内容,你从中有什么认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