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山中
王维
荆溪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 你认为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节的山中景色?结合本诗内容略做说明。
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在这首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试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 完成下面题目。
《送人之松江》VS《别董大》
送人之松江宋·俞桂
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
要记此时分袂处,暮烟微雨过松江。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袂:袖子诗中“分袂”是分别的意思《送人之松江》所写送别的季节是,《别董大》所写送别的季节是。
请赏析这两首送别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古诗词赏析
浣溪沙北宋·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偶成宋·朱喜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这两首诗都是感慨光阴,前者说“谁道人生无再少”,后者说“少年易老学难成”,你觉得苏轼和朱喜的说法是不是有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这两句诗的表达好在哪里?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 花 溪①
张旭(唐)
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矶②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①桃花溪:水名,在今湖南桃源县桃源山下。②矶:水面的大石诗中“”一词把静止的桥和浮动的野烟写得相映成趣:野烟使桥化静为动,虚无飘渺,临空而飞;桥使野烟化动为静,宛如垂挂一道轻纱帏幔。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下面两题。
闽中秋思
(唐)杜荀鹤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后人评该诗工于炼字,请以“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一联为例作简要评析。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诗人表情达意的最高境界,该诗在抒情方面即有此特点,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