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斯塔夫里阿诺斯论述道:“两次大战战后时期的另一个差别是,1945年以后殖民地人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革命,这与1918年以后帝国权力的强化形成了鲜明对照。”这里“帝国权力的强化”指的是

A.战胜国积极展开军备竞赛 B.战胜国实施民族自决原则
C.殖民地“委任统治”形式 D.法国在欧洲寻求安全保障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苏格拉底拿出一只蜡做的假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摘下来的苹果,你们闻闻它是什么味道?”闻过的学生都说是苹果的香味。假如亚里士多德在场他的反应最可能是()

A.与其他学生一样的反应 B.实事求是,说出真相
C.不敢说出真相 D.不会有任何反应

50年来,江南造船创造了近百项中国第一,江南人创造的“江南精神”,更是中国民族工业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这里不仅是中国近代强国之梦开始的地方,也承载着无数中国人奋发图强的梦想。材料中的“江南精神”()

A.是中国近代化起步的标志 B.是封建官僚中饱私囊的借口
C.圆了近代中国的自强梦想 D.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不仅仅在三元里,在两次鸦片战争中,都有众多的中国民众为英军以及后来的英法联军服务,他们为这些“夷人”提供后勤,刺探情报、引路,甚至直接参与作战。材料内容表明了当时的中国人( )

A.尚未形成民族国家的意识
B.拥护英军统治
C.具有很强的反封建意识
D.希望借助英军势力来推翻旧有的封建统治

司马光《训俭示康》:“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肴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瓷漆。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材料反映的本质是()

A.宋代商品经济活跃 B.商品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裕
C.宋代人生活十分腐化 D.社会分化现象十分严重

魏征的直谏,备受封建文人推崇,无论是其“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还是其“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的治国理念;无论是其“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哲人睿思,还是其“创业难,守成尤难”的至理名言,都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深刻的启示。材料中魏征的直谏()

A.对保持唐代吏治的廉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B.避免了皇帝决策的失误
C.正直的大臣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D.与君权形成了分立对峙的局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