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说:“商贾亦何鄙之有?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关吏,忍诟于市易,辛苦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明代蒲州商人王文显训诫其子说:“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上述主张
| A.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 | B.奠定了“工商立国”思想的基础 |
| C.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 D.肯定了商人追逐功利的精神 |
古代有一机构,史书对其官员有“大臣例司缮写谕旨,其权一归于上,非内阁比也”的表述,下列机构其官员在职能上符合这一特征的是()
| A.三公九卿 | B.中朝 | C.三省六部 | D.军机处 |
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明朝却废除丞相,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封建制度的发展与巩固 |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日趋衰落 |
| C.秦、明统治者采取不同的政治制度 | D.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
历史学家钱穆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西汉设立中朝②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③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④北宋设立枢密院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
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 A.皇帝寝宫建筑布局愈益合理 | B.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
| 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
汉武帝设刺使,唐太宗划全国为10道,宋太祖设置通判。这些举措反映了封建统治
在加强对地方管理的过程中重视
| A.分割地方权力 | B.发挥文官作用 |
| C.对地方官的监察 | D.利用地方矛盾相互制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