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设立茶馆,通过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素材。这说明了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③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④人民群众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4年12月13日,是我国首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公祭日的讲话中指出:“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真理是有条件的和具体的;
②人生的真正价值取决于自我价值的实现;
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④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和上升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立足全局,突出重点,扎扎实实开好局。这是因为
①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
②整体统率部分,要坚持整体的观点
③要集中主要力量着重解决主要矛盾
④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列选项中体现辩证否定原理的是
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③水滴石穿,铁杵成针 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据报道,2014年雾霾天气来得有点早,对此,老百姓期待着PM2.5数值的能不断下降而不是屡创新高,更期待着PM2.5数值“量变”,能够引发空气质量的“质变”、环境保护的“质变”,以至于经济发展的“质变”。老百姓的期待表明
①质变一定是发展
②量变是质变的前提
③量变是一种不显著的质变
④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触动了不少人的心,引发了人们多方面的思索:自我、亲人、友情、健康、蓝天、梦想……都去哪儿了?这些追问,在凸显当今社会环境下一些人迷茫心境的同时,还萌动着人们寻求改变的心态和信念。这表明()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特征②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③社会意识的产生有其物质原因④社会心理源自人们的生活反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