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信心的头等大事。“瘦肉精猪肉”、“染色馒头”、“毒豆芽”、“地沟油”……一次次冲击着公众神经。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国家、企业、行业组织、科研机构、媒体和消费者的共同参与、各负其责。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针对食品安全问题,2011年11月,卫生部组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的制定工作。
(1)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政府关注食品安全的依据。
答:
材料二:某地部分群众买了“染色馒头”后极其不满,借机对销售“染色馒头”的超市实施打砸行为,给超市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也造成了很不好的社会影响。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请你对某地部分群众的行为进行评价。
(12分)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正式颁布,有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制度、体系、产业和投资等领域的工作随之全面启动。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保护与开发的冲突,但首先要强调文化传承,彰显城市的特色和个性。要根据不同城市的自然历史文化的禀赋,体现差异性,倡导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要注重在旧城改造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注重在新城新区建设中注入传统文化元素,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特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建设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城市。
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矛盾的有关知识,谈谈对材料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观点的理解。
(10分)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创作是文艺工作者的中心任务。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一部好的作品应体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要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用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欢迎。
结合材料,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讲话精神”对文艺创作者的启示。
当前,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凸显,汽车消费者日趋理性,提倡环保消费和前瞻消费。这种新的消费观念催生出低油耗、低排放、一车多能的时尚新车型,并逐步引领汽车消费的新趋势。我国将加大从消费方面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倡导“绿车”消费,激励购买新能源汽车,发挥消费对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带动作用,相信新能源汽车的春天将不会太远。
结合材料,运用消费对生产的影响的有关知识,说明倡导“绿车”消费对汽车产业的影响。(1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三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城乡居民收入同比增长和基尼系数对比情况
项目 |
国内生产总值 |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 |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 |
基尼系数 |
2011年 |
9.2% |
8.4% |
11.4% |
0.477 |
2012年 |
7.8% |
9.6% |
10.7% |
0.474 |
2013年 |
7.7% |
7% |
9.3% |
0.473 |
注:基尼系数是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
材料二:“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并且明确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温暖人心、令人鼓舞。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回答如何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使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在短短30余年创造了西方200多年才有的经济奇迹。中国经济在创造奇迹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盲目扩张产能和忽视流通的重要作用,导致了重生产、轻消费的倾向;居民收入增幅赶不上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增幅,造成了重效率、轻公平的矛盾;以高耗能、高投入所维持的增长模式,形成了重速度、轻结构的局面。此外,城乡差距逐步扩大。
材料二:近年来,食品药品等一些领域安全事故频发,扰乱了市场秩序,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对此,政府重拳出击。网友呼唤:扬善必须抑恶,扶正自应祛邪!
(1)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一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2)结合材料二,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市场经济呼唤道德诚信”进行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