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创作是文艺工作者的中心任务。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一部好的作品应体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要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用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欢迎。
结合材料,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讲话精神”对文艺创作者的启示。
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又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作为公民,你认为应怎样积极参与建设生态文明?(11分)
2010年9月1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时,发表了题为《深化交流合作 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包容性增长”从国内讲,首先是和谐增长、科学增长。其次是对低收入人群有利,财富分配应该是公平的,让大家都在增长中获得利益。第三,这种增长应该有利于社会发展、公共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从国际讲,“包容性增长”应该是一国的经济增长不应该去损害或者抑制另一国;国家跟国家之间应该是协调、和谐的增长,是共赢和多赢的。
请运用矛盾分析法就实现“包容性增长”向政府提一些合理化建议。(12分)
上世纪60年代,国外烧伤治疗权威曾认为,人的烧伤面积超过70%就无法挽救。我国某烧伤治疗小组不迷信权威意见,结合我国传统的中医理论,坚持独立思考,刻苦攻关,成功救治了两个烧伤面积达80%的炼钢工人,在国内外引起轰动。然而,他们并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重新研究和分析了传统疗法,采取了与传统包扎疗法相反的暴露疗法,经过临床反复试验,终于使大面积深度烧伤的治愈率达到96%,这一成果领先全球。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点评:权威的观点就是真理,我们只能尊重权威。(12分)
上海世博会虽然已经圆满闭幕,但仍是不少中学生热议的话题。请你就他们谈论的话题,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世博会期间同学们看到一些中国人的不良行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插队、装扮残疾人抢占绿色通道等等。在尴尬愤怒之余,同学们讨论如何提升国人文明素养。下面是他们提出的部分建议:
政府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律、制度和管理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合理的法规、制度;在宣传教育上不能“老套路”,要想出新点子,给民众耳目一新之感;居民自身也要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请分析上述建议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8分)
材料一: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但由于各种原因,世界上每年毁掉大量的森林,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当前,世界森林覆盖率约为30%。
材料二:在森林资源方面,我国是一个覆盖率低、人均林地少的国家。现在我国森林覆盖率还不到20%,目前,我国加大了保护森林的力度。经过试点,我国投资962亿元,涉及17个省市的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已启动。长江上游、黄河中下游的9亿多亩森林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4、95亿亩森林将切实得到保护,预计新森林面积1、3亿亩。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哲学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2)为了很好地发挥森林“总调度室”的作用,我们应坚持什么样的价值观?说明我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