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改革与人类社会的进步相伴而生,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国外改革的历史,推进中国的改革向深层次发展,九年级(2)班组织了一次有关改革问题的探究。请你与同学们一起展开讨论。同学们通过一定的途径收集到了以下资料:(7分)
结合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 为了办主题班会,假若你是该班的同学,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资料?(至少回答一种途径)(1分)
(2) 图一的改革家进行了一次改革,与其同一时期的日本也进行了一次同样性质的改革,从这两国的历史发展来看,改革对两国的影响有什么共同之处?(1分)
(3) 图二的改革家最先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使该国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请问他的探索是什么?(1分)
(4) 图三的改革家实施了新政, “新”体现在何处?(1分)
(5) 图四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他的指引下,改革开放34年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这34年的起点是什么?(1分)
(6) 在改革过程中,一些国家探索出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成功,最根本的一条是坚持走什么道路?(1分)
(7)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请你谈谈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材料二 :(1992年的深圳)仙湖植物园里植物千姿百态。有一种树叫“发财树”……小平同志(观赏后)深情地说:“让全国人民都种,让全国人民都发财。”
请回答:
(1)为了改变材料一中状况,我国政府编制了什么经济发展计划?请举出在这一计划实施过程是所取得的一项建设成就。
(2)为了实现材料二中小平同志的愿望,我们必须依靠党在新时期的哪一伟大决策?这一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
(3)材料中两代领导人对国家富强的期望给了你什么启示?
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反映的是农民根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什么文件而开展土地改革的?
(2)材料二中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引导我国广大农民走上了什么样的道路?
(3)材料三中庆丰收场面的出现,主要是得益于哪项政策的实施?这项政策对我国农民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4)如果让你搜集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农村面貌、农民生活变化的详实资料,你可以采用哪些途径?
2010年7月,小海大学毕业。根据国家政策规定,小海于8月16日被安排在一家国有企业上班。他的家人为他有一个稳定的“铁饭碗”而高兴,认为小海这几年的大学没有白读。上述作文有一处错误,请指出错误并说明理由。
错误:
理由:
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和海南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53年,周恩来总理在与印度代表的谈判中,首次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