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政府对工商业管理的措施或规定,没有对商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的是
A.秦朝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 B.西汉初年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 |
C.汉武帝推行盐铁官营制度 | D.唐朝仍然实行商人人市籍的规定 |
下列关于近代以来不平等条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需协商核定外国进出口货物所缴纳关税最早出现在《北京条约》 |
B.《马关条约》规定外国可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反映西方商品输出的要求 |
C.《辛丑条约》中规定“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D.《南京条约》中规定西方列强享有最惠国待遇,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
高中新课改实施以来,我国共推出四套高中历史教材,分别是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和北师大版等。四种版本教材虽然“以课标为中心”进行编写,但由于编者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同、史学修养不同、甚至史学观点不同,导致教材在语言表述上出入较大。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为例,人教版用“《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作为小标题,而人民版却使用“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这样的表述。据此,你认为人民版的编者最有可能采用哪种史观编写教材()
A.革命史观 | B.近代化史观 |
C.文明史观 | D.全球化史观 |
下列事件发生在抗日战争防御阶段且表述不正确的是()
A.1937.8.13后,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
B.太原会战中,平型关大捷是国共合作的典范 |
C.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
D.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对敌后根据地侵略的嚣张气焰 |
周恩来多次指出:“与苏联结盟只是政治方针,不是倒向苏联怀抱……在战略上是联合,但战术上不能没有批评。”这主要是因为()
A.中苏两国社会制度相同 | B.中苏两国国家利益不同 |
C.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 D.美国奉行遏制敌视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
日本现代学者福山在《历史之终结及最后之人》一书中指出:西方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如果对此要加以反驳,下列所举事例最恰当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B.新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 D.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