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某种原料,
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
(1)实验前将装置放在 处一昼夜,使叶片中原有的 运走耗尽。
(2)开启抽气泵后,外界空气将经过浓氢氧化钠溶液并进入叶片所在的玻璃瓶。这样,瓶内的叶片与瓶外的叶片形成一组 ,其变量是 。
(3)装置在光下3小时后,摘下瓶内外叶片。为了检验叶片是否进行光合作用,至少还要经过用酒精脱色及用 染色两个步骤,其中用来进行酒精脱色的是 加热装置,脱色后叶片将变为 色。
(4)染色后,预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5)该探究活动得出的结论是: 。
探究、分析题
某小组同学做“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的实验,将数量相等的黄豆种子按照下表中的条件进行培养,得到表中的实验结果,请分析作答:
温度 |
水 |
实验结果 |
|
1号瓶 |
温暖 |
无水 |
未萌发 |
2号瓶 |
温暖 |
适量水 |
萌发 |
3号瓶 |
冰箱冷藏室 |
适量水 |
未萌发 |
4号瓶 |
温暖 |
过量水 |
未萌发 |
(1)、通过 号瓶和 号瓶实验结果的分析,可知种子的萌发需要水。
(2)、“种子的萌发需要空气”的结论是通过2号瓶和 号瓶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的。
(3)、2号瓶和3号瓶是一组 实验,这组实验的变量是 。
(4)、除外界条件外,种子能够萌发吗,其自身应具备的条件是 。
(5)、农民一般把种子放在 和 的环境中保存。
蚊子的幼虫孑孓生活在水中,它们的生活是否需要空气呢?我们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试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孑孓的生活需要空气吗?
(2)作出假设:孑孓的生活需要空气。
(3)实验设计:
①取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放入等量清水;
②如图,取20只孑孓放入甲烧杯中,并用一细铁丝网罩住,另取______只孑孓放入乙烧杯中,不在每组各用一只孑孓的原因是 ;
③将甲、乙两烧杯放在适合孑孓生活的同一环境中;
④观察甲、乙两烧杯中孑孓的生活情况;
⑤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 _.
(4)实验结果:甲烧杯中的孑孓______,乙烧杯中的孑孓______.
(5)得出结论:___ ___.
下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施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了。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仍然保鲜的是____瓶,而将其瓶颈打 断后肉汤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____ 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A.瓶子的大小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
D.空气的有无乙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变量的方法则是___ 。
(3)这个实验证实了细菌()
A.是自然发生的
B.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将50粒大小相似的玉米种子分成5份,放在5个培养皿中进行培养,记录观察实验现象如下表,请你分析回答问题.
分组 |
1号培养皿 |
2号培养皿 |
3号培养皿 |
4号培养皿 |
5号培养皿 |
光照 |
有光 |
有光 |
无光 |
有光 |
无光 |
温度 |
25℃ |
4℃ |
25℃ |
25℃ |
25℃ |
干湿状况 |
潮湿 |
潮湿 |
干燥 |
水淹没种子 |
潮湿 |
发芽数量 |
9粒 |
0粒 |
0粒 |
0粒 |
8粒 |
(1)1和4作对照变量是 ,实验结果说明了 .
(2)若要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用 两组作对照实验.
(3)1号和5号对照能否证明光是玉米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
(4)玉米种子萌发的过程中 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5)玉米种子的萌发初期,营养来自种子 ,从种子萌发到长成完整的植物体,有机物的变化是 .
如下图所示,在一个较大的玻璃缸中,下层装入颜色较深的黏土,第二层装入颜色较浅的沙土,上层装入颜色较深的黏土。每层都稍加按压,玻璃缸中的土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选几条生长良好的蚯蚓放入缸内,每天都投入腐烂的树叶作为食物,玻璃缸上盖一玻璃片,但不要盖得过严。将以上装置放入温暖见阳光处5~6天,并观察土壤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8分)
(1)为什么不能盖得过严? 。
(2)观察到的现象是(只考虑土壤的变化): 。
(3)此实验说明: 。
(4)实验完毕后应注意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