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字。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而后作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
有人说“只有逆境才能成才”,也有人说“顺境更容易使人成才”。结合以下两则材料,联系本文的观点,谈谈你对成才的看法。
【材料】①无臂钢琴师刘伟10岁时因一场事故而被截去双臂。16岁他学习打字;19岁学习钢琴,一年后就达到相当于用手弹钢琴的专业7级水平;22岁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一分钟打出了231个字母,成为世界上用脚打字最快的人;23岁他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舞台,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男孩的奇迹。成为2012年2月3日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获奖者并获得“隐形翅膀”的称号。
【材料】②郎朗,国际著名钢琴家,1982年生于辽宁沈阳。他的人生,似乎一直在第一的道路上奔跑,荣誉的光环似乎总是青睐于他。他是世界古典音乐新一代领军人物,被誉为“当今世界最年轻的钢琴大师”、一位“将改变世界的年轻人”、一部“钢琴的发电机”,《纽约时报》称郎朗为“古典音乐界中最闪亮的明星”,德国《世界报》称他为“当今世界最成功的钢琴家”,他是受聘于世界顶级的柏林爱乐乐团和美国五大交响乐团的第一位中国钢琴家。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粱下。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减
注释:①籍:项羽的字。②项梁:项羽的叔叔
翻译句子:
①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②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阅读《陈涉世家》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且壮士不死即已且欲与常马等 (《马说》) |
B.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
C.并杀两尉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
D.祭以尉首试之以足(《郑人买履》) |
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天下苦秦久矣 | B.固以怪之矣 | C.陈胜佐之 | D.渔人甚异之 |
从选文看,陈胜、吴广为何要花费一番周折“并杀两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陈胜为何要在杀尉后才“召令徒属”?“召令徒属”的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以下题目。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乙】马援①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后转游陇汉间,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初,援军还,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②?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③,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④享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⑤?”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冀曰:“确为烈士,当如此矣。”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会天大雨()(2)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3)诸兄奇之() (4)欲自请击之()翻译句子。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2)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甲】文中陈胜、吴广为了鼓动人心、树立威信,做了哪两件事? 对这种做法你是如何评价的?
庐山栖贤寺新修僧堂记
(宋)苏辙
元丰三年,余得罪迁高安①。夏六月,过庐山,知其胜而不敢留。留二日,涉其山之阳,入栖贤谷。谷中多大石,岌嶪②相倚。水行石间,其声如雷霆,如千乘车行者,震掉③不能自持,虽三峡之险不过也。故其桥曰三峡。渡桥而东,依山循水,水平如白练,横触巨石,汇为大车轮,流转汹涌,穷水之变。院据其上流,右倚石壁,左俯流水,石壁之趾,僧堂在焉。狂峰怪石,翔舞于檐上。杉松竹箭,横生倒植,葱蒨④相纠。每大风雨至,堂中之人,疑将压焉。问之习庐山者,曰:“虽玆山之胜,栖贤盖以一二数矣。”(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辞典》,有删节)
[注释]①高安:地名,今属江西。②岌嶪[y鑍:危急的样子。③震掉:惊恐。④葱蒨[qi鄋]:形容草木青翠茂盛。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余得罪迁高安( ) ②渡桥而东 ( )
③汇为大车轮 ( ) ④故其桥曰三峡( ) 下列加点字与“涉其山之阳”中“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是( )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 B.属予作文以记之 |
C.悍吏之来吾乡 | D.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虽三峡之险不过也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虽玆山之胜,栖贤盖以一二数矣。
⑵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作者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了庐山水的哪些特点?
【古文阅读】
苏秦止孟尝君入秦
孟尝君①将入秦,止者千数而弗听。苏秦欲止之,孟尝曰:“人事②者,吾已尽知之矣;吾所未闻者,独鬼事耳。”苏秦曰:“臣之来也,固不敢言人事也,固且以鬼事见君。”
孟尝君见之。谓孟尝君曰:“今者臣来,过于淄③上,有土偶人与桃梗④相与语。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⑤子以为人,至岁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吾残,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今秦四塞⑥之国,譬若虎口,而君入之,则臣不知君所出矣。”孟尝君乃止。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释】①孟尝君:即田文,齐国宗亲。②人事:人世间的事情。③淄:淄水④土偶人:用泥土捏的人;桃梗:用桃木枝刻的人。⑤挺:揉捏。⑥四塞:四面都有要塞。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止者千数而弗听(2)固不敢言人事也
(3)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4)譬若虎口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人 事 者 吾 已 尽 知 之 矣。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苏秦借“土偶人”与“桃梗”的对话说服孟尝君不要入秦,请简要分析他是怎样类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