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完成小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用“/”线给下面句子断句。(先将原句工整地抄写在答题卡上,再断两处)
今 齐 地 方 千 里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言文阅读。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才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选自《宋史·寇准传》)
【注释】 ①张咏,北宋太宗、真宗两朝的名臣。②准:寇准,北宋政治家,景德元年任宰相。③严:敬重。④具待:具,备办;待,接待。⑤《霍光传》:载《汉书》,传末有“然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之语。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准入相(2)准出陕(3)咏
请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顺后用“/”标明停顿(共3处)。
寇公奇才惜学术不足尔。
从文中可以看出寇准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文言文阅读
伤仲永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l)未识书具(2) 稍稍宾客其父
(3)不能前时之闻(4)泯众人矣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划线词的意思。
也,日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从最后一段的议论中你得到什么启示,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

文言文阅读。
梅花岭记(节选)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 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注】①江都:今江苏扬州。②史忠烈公:史可法,明末政治家、军事家。③临期成此大节:指到城破时将史可法杀死,以成全他与城共存亡的节义。④大兵:清兵。⑤史阁部:史可法时任内阁大学士,故自称“阁部”。
下列句中的“之”与“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乃以衣冠葬之 B.何陋之有
C.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   D.至之市

下列对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集诸将而之曰语:告诉    B.是至:到
C.吾未有子 尚:还,仍然。 D.德威流涕:鼻涕

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誓与城为殉。
②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
请简要概括史可法的思想及性格特征。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伤仲永》的作者________,是我国________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1)仲永()(2)日仲永()
(3)不能前时之闻()(4)泯然众人矣()
(5)即诗四句()(6)其诗以父母()
选出划线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

A.稍稍宾客其父 B.邑人
C.仲永五年,未尝识书具 D.父

给“之”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写序号即可
(1)忽啼求之()(2)邑人奇之()
(3)传一乡秀才观之()(4)余闻之也久()
(5)仲永之通悟()

A.结构助词,不译,取消句子独立性 B.代指仲永写诗这件事
C.代指四句诗 D.代指整件事 E.代指书具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认真阅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
(1)本文采用_________和_________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借事说理,借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要详细描写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

阅读《五柳先生传》,完成后面的题。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②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将文中空缺的句子补充完整。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1)先生不知何人也()
(2)饮辄尽,期在必醉()
(3)其言兹若人之乎()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
的形象,赞美了他的精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