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3“世界某沿海城市附近预计海平面上升高度等值线图”,回答问题。若图示区域海平面上升0.5米,该城市被海水淹没的面积约是
A.5平方千米 | B.11平方千米 | C.21平方千米 | D.35平方千米 |
若考虑到全球变暖问题,在该城市购买住房应该选择在
A.a地 | B.b地 | C.c地 | D.d地 |
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 )
A.经济增长为主 | B.经济发展居第一位 |
C.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 D.自然资源合理利用 |
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 |
B.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 |
C.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 |
D.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为子孙后代积累巨大财富 |
我国古代道家有“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庄子·齐物论》)。回答14~15题。“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体现了
A.环境决定论思想 | B.人类中心论思想 |
C.人地相关论思想 | D.人地伙伴论思想 |
下列做法符合上述思想的是
A.跨流域调水 | B.毁林开荒 |
C.大规模抽取地下水 | D.在草原地区大量捕杀鸟类 |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秦汉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广人稀,或火耕``````”,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据此回答12-13题。秦汉时期属于长江中下游区域发展的( )
A.初期阶段 | B.成长阶段 | C.转型阶段 | D.再生阶段 |
秦汉时期长江中下游的人地关系是( )
A.基本协调 | B.开始出现明显不协调 | C.环境污染严重 | D.生态破坏 |
下列现象不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A.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 B.森林面积减少,生物物种灭绝 |
C.交通拥挤,社会秩序混乱 | D.土地盐碱化,水源枯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