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始闻秋风(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 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 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 雕盼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回望, 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释】飕飗:(sou liu)形容秋风。这首诗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刻画了怎样的秋风形象?(3分)
有人说“马思边草拳毛动, 雕盼青云睡眼开。”与“秋风”无关,有些离题。你是怎么认为的?并简要说明理由。(3分)
东坡(宋)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释】①东坡:苏轼在贬官黄州时居住与躬耕的地方。②荦(luò)确:山多大石的样子。前两句诗写出了月光下的东坡__________的环境特点。(2 分)
后两句诗景中寓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 分)
阅读下面古词,完成小题。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描写了—位深闺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 |
B.“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描写了深闺女子精心梳妆和倚楼盼望的孤独情景。 |
C.“肠断白蘋洲”写出了深闺女子因失望回到分别之地“白蘋洲”的痛苦心情。 |
D.这首词描绘了帆船、落日、江水、小洲等景物,富有画面感。 |
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融人、景、情于一体,景有层次,情有起伏。 |
B.“过尽千帆皆不是”是感情的转折处,体现了深闺女子由希望到失望的相思之苦。 |
C.“斜晖脉脉水悠悠”是写夕阳西下,江水不断东流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是在表达这一女子的思想情绪。 |
D.这首词风格浓艳精巧,用词精炼传种,绘景色彩明丽。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请你对这一句诗词进行赏析。
找出《水调歌头》中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古诗鉴赏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以下题目:
蝶恋花出塞①
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②。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注】①纳兰性德侍从康熙皇帝出塞之作。②无定据:无定、无准。
(1)上阕描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2)末句有什么作用?这首词包含了那些情感?
浣溪沙
[宋]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山 行
[宋]叶 茵
青山不识我姓字,
我亦不识青山名。
飞来白鸟似相识,
对我对山三两声。
1. |
如果说《浣溪沙》中的主人公是故地重游,那么《山行》中的主人公则是,这从""一词可以看出。 |
2. |
两首诗歌的主人公在见到"似相识"的飞鸟时,流露出的情感有何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