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解决“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的一些问题。
(1)在实验之前进行         。
(2)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排列)
(3)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含有淀粉,应该向叶片滴加                  。
(4)实验结果是遮光部分不变色,未遮光部分变成蓝色,该实验证明                  。
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条件和原料,以东湖里的菹草(一种多年生沉水植物)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活动.
  第一步:取三支大小一致的试管,分别标为1号、2号和3号.
  第二步:在1号、3号试管中分别放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1%碳酸氢钠溶液(注: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向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在2号试管中放入等量的蒸馏水.
  第三步:将三片形状、大小基本一致的菹草叶片分别放入三支试管的底部,如图.
  第四步:将1、2号试管放在100W的灯泡下照射3~4分钟,3号试管置于暗处,观察并记录叶片是否有气泡(氧气)产生和叶片上浮的情况,实验结果如表.
| 试管 | 
   试管中的液体 | 
   条件 | 
   实验现象 | 
  
| 1 | 
   碳酸氢钠+新鲜菹草叶片 | 
   灯光照射 | 
   有气泡,叶片上浮 | 
  
| 2 | 
   蒸馏水+新鲜菹草叶片 | 
   灯光照射 | 
   无气泡,叶片无上浮 | 
  
| 3 | 
   碳酸氢钠+新鲜菹草叶片 | 
   黑暗 | 
   无气泡,无叶片上浮 |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1号和2号试管组成的一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作为对照的是 号试管.该组实验说明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
  (2)1号和3号试管组成的一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该组实验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
  (3)在以上实验探究的基础上,该活动小组利用1号试管又进行了光照强度与植物光合作用关系的探究,实验结果如下:
| 光源与试管的距离(厘米) | 
   10 | 
   20 | 
   30 | 
   40 | 
   50 | 
  
|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个数(个) | 
   65 | 
   35 | 
   15 | 
   6 | 
   1 |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植物和光源的距离的远近与其产生的气泡数目成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照越强,植物光合作用 .因此菜农若要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同学们养过蚕吗?蚕宝宝吐出的丝线能织成各式丝绸服装。人类拥有这种珍贵的丝绸至少已有4000年了。请你养几只蚕,探究它的取食行为。
  提出问题:蚕总是吃桑叶,这是先天性行为吗?
  (1)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定计划:
  (2)实验用的蚕的来源:①向别人要来已经生长数天的大蚕?②去市场购买即将孵化的卵,等待使用刚孵化的小蚕进行实验。
  请你选择获得蚕的方式,你的选择是___________(序号),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设计实验:请你选择出()组作为该实验的材料。
  A、桑叶和白菜叶
  B、菠菜叶和油菜叶
  (5)实验用的这两种叶片大小形状要剪的相同,并且不同叶片间隔排成一圈,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
  (6)每一组蚕的数量,你认为应该选择()
  A、一只
  B、十只
  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实施计划:(略)
  (8)得出结论:如果你做出来的实验结果与你的假设相吻合,那么你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杨在室外玩耍时,发现鼠妇经常躲在阴暗的花盆底下或石块下,小杨不禁感到
  奇怪:鼠妇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呢?后经过长期观察,小杨推测:鼠妇怕光。
  他捉了10只鼠妇,放在一半遮光、一半不遮光的纸盒中央,静置10分钟后观察鼠妇的
  动向,以验证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
  (1)小杨看到了鼠妇的生活现象后提出了什么问题? 。
  (2)当小杨用实验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时,首先提出的假设是  。
  (3)该实验中,要有效控制的变量是  。纸盒的一半遮光(形成黑暗环境),另一半不遮光,目的是起 作用。
  (4)10分钟后出现的情况应该是  ,据此,小杨能得出的结论是 。
  (5)上述实验中能不能只用一只鼠妇做实验或只进行一次观察? 。为什么? 。
  (6)实验完成后,应如何处理鼠妇? 。
这是一位同学写的一份关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报告,由于被水浸渍,一些地方字迹已经看不清楚(题目中画横线处),请将它补充完整,并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
  实验内容: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鼠妇是喜欢黑暗生活吗?
  做出假设:
  制定计划:
  (1)材料用具:20只鼠妇,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
  (2)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透明玻璃板,一侧盖上黑色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 和 两种环境.
  实施计划:
  (1)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相等的鼠妇,静置2分钟.
  (2)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8次.
  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第七次 第八次
  明亮 3 2 2 2 2 3 2 2
  黑暗 17 18 18 18 18 17 18 18
  得出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 的环境中生活.
  问:这个实验的单一变量是什么?
  为什么选用20只鼠妇而不用2只鼠妇呢? .
植物的果实的表面覆盖着果皮,就像一道屏障,保护着果实内部的各种组织。为探究果皮的保护作用,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取一个新鲜的番茄果实,用水冲洗干净后,用牙签划破果皮,再把它放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然后,把这个塑料袋放到恒温箱中,控制温度为25 ℃。一个星期后,取出塑料袋,观察发现苹果开始腐烂。该同学由此得出结论:果皮对果实内部有保护作用。
  (1)该同学提出的问题是 ?
  (2)该同学作出的假设是 ;
  (3)实验中的变量是 。
  (4)该同学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有一处明显缺陷,请指出来:;并修改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