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杨在室外玩耍时,发现鼠妇经常躲在阴暗的花盆底下或石块下,小杨不禁感到
奇怪:鼠妇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呢?后经过长期观察,小杨推测:鼠妇怕光。
他捉了10只鼠妇,放在一半遮光、一半不遮光的纸盒中央,静置10分钟后观察鼠妇的
动向,以验证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
(1)小杨看到了鼠妇的生活现象后提出了什么问题? 。
(2)当小杨用实验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时,首先提出的假设是 。
(3)该实验中,要有效控制的变量是 。纸盒的一半遮光(形成黑暗环境),另一半不遮光,目的是起 作用。
(4)10分钟后出现的情况应该是 ,据此,小杨能得出的结论是 。
(5)上述实验中能不能只用一只鼠妇做实验或只进行一次观察? 。为什么? 。
(6)实验完成后,应如何处理鼠妇? 。
实验探究(共6分)
根据“观察蚯蚓”的实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随时用沾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身体,其目的是保持蚯蚓的体表湿润,维持其正常的。
(2)蚯蚓的前端和后端可依据的位置来区分
(3)蚯蚓的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叫,它们与蚯蚓的有关
(4)蚯蚓在粗糙的纸上比在光滑的玻璃板上运动速度一些。
(5)实验完毕后,我们应将蚯蚓。
某同学为探究如何保鲜肉汤,做了如下实验,该同学将甲、乙两装置装好后,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后若干分钟,然后都放在室温25℃的环境中,几天后甲肉汤变质,乙肉汤仍然保鲜,请问:
(1) 乙肉汤保鲜的原因是
(2) 甲、乙装置采取的是消毒法。
(3) 实验后,该同学将乙装置的玻璃管取走,并放到冰箱中,若干天后,肉汤将原因是
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手指上会粘上许多细菌。假设:常洗手可以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甲乙两个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利用盛有灭菌肉汁蛋白质固体平面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进行了细菌培养实验。如下图所示,请评价他们的实验方案。
(1)你认为同学的设计合理,理由是
(2)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
(3) 放在28 ℃环境中培养是因为无菌操作是为了
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 乙组接种细菌后也放在无菌条件下。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2)在该实验方案中,设置甲组的目的是。
(3)若按该方案进行实验,得出了“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这一结论时,观察到的实验现是。
在探究蚯蚓的运动中,我们将蚯蚓分别放在糙纸和玻璃版上,发现蚯蚓在玻璃版上运动的速度比在糙纸运动的速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观察过程中,你如何保证蚯蚓能正常呼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后将蚯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