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2年4月30日4时5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首次采用“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转移轨道。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有源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其空间端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如图甲所示。
为简便起见,认为其中一颗卫星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乙所示),与地心的距离为地球半径R0的2倍,卫星上的太阳能收集板可以把光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收集板的面积为S,在阳光下照射下每单位面积提供的最大电功率为P。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近似认为太阳光是平行光,试估算:
(1)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
(2)卫星绕地球一周,太阳能收集板工作时间及太阳能收集板最多可以转化多少电能?

科目 物理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AB是竖直平面内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半径R=0.45m,BC是粗糙水平面,圆弧轨道与BC平面在B点相切。将质量为0.3kg的物块m从A点由静止释放,最终m停在C点,BC距离为1.5m;若在B点放置另一物块M,当m在A点以初速度V0= 4m/s沿轨道向下运动时,在B点与M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后两物块粘在一起运动,最终停在C点。已知两物块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且均可视为质点。(g=10m/s2)求:

(1) m由静止释放经过圆弧最低点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和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 物块M的质量。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放在半圆形轨道最低点M左侧的A处,AM距离为L=1.5m,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半圆形轨道直径 d=1.8m;固定在水平面上,且直径 MON竖直,现物块以10m/s的初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向右运动,求:
(1)小物块到达M时的速度。
(2)受上升过程中摩擦阻力影响,小物块刚好能到达轨道最高点N。求小物块落地点到M的水平距离。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块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2)物块在3~6 s中的加速度大小;
(3)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宇航员在地球表面以一定初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回原处;若他在某星球表面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同一小球,需经过时间 5t小球落回原地.(取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g= 10m/s2,阻力不计)
(1)求该星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
(2)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R∶R=1∶4,求该星球的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 M∶M

某兴趣小组对一辆自制遥控小车的性能进行研究。他们让这辆小车在水平的直轨道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并将小车运动的全过程记录下来,通过处理转化为vt图象,如图所示(除2s—10s时间段图象为曲线外,其余时间段图象均为直线)。已知在小车运动的过程中,2s—14s时间段内小车的功率保持不变,在14s末停止遥控而让小车自由滑行,小车的质量为1.0kg,可认为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车所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求:

(1)小车所受到的阻力大小;
(2)小车匀速行驶阶段的功率;
(3)小车在加速运动过程中位移的大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