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

A.“世胄嗫高位,英雄沉下僚”
B.“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C.“立嫡以长不以贤”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问的分歧克服了,如果 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 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
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 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

20世纪60年代开始,新加坡、韩国利用一次机遇, 使经济出现高速增长,这一“机遇”是指

A.发达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 B.发达国家建立高科技跨国公司
C.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胀” D.欧美国家大量输出资本

二战后,亚洲国家如新加坡、韩国、印度等经济显著发展的事实说明

A.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B.优先发展出口工业,以外向型经济为主
C.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必须共同发展 D.必须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发展战略

1946年,美国前总统胡佛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 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中国的改革开放,四者的相同之处 在于

A.充分发挥计划经济的指导作用 B.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C.充分调动广大劳动人民生产的积极性 D.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宏观调控经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