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
A.“世胄嗫高位,英雄沉下僚” |
B.“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
C.“立嫡以长不以贤” |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
为照顾那些仍未跟上对外政策变化的顽固分子,《纽约时报》的封面用红字印着“红色中国”,但也用小号字提到了人民共和国;封底是赖思顿(《纽约时报》副社长)和周恩来并肩而坐,正在商谈政策。这种情况最早可能发生在
A.1949年 | B.1971年 |
C.1972年 | D.1979年 |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此后中共进一步成熟,表现在
A.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开始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
B.依据中国社会性质提出了正确的民主革命纲领 |
C.反“围剿”失利后,排除“左”倾错误的干扰开始长征 |
D.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
图是某学者概括的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思维导图,这说明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
A.是一个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 | B.是一个东学西渐的过程 |
C.是一个不断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 | D.是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 |
列宁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事件时指出,标榜“自由”、“民主”、“共和”的欧洲资产阶级国家,并没有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相反,这一运动激起了他们“掠夺中国”的欲望,为此还与中国的落后势力“实行联盟”。列宁所指的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 B.辛亥革命 |
C.五四运动 | D.国民革命 |
鲁迅说:“明之中叶,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有两大主流:一、讲神魔之争的;二、讲世情的。……当神魔小说盛行的时候,讲世情的小说,也就起来了。”下列作品符合该时期的有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