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核舟记》选段,完成下列题目。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1)其两膝相者(     )        (2)神情与苏、黄不(     )
(3)其船背稍 (     )        (4)盖桃核修狭者为之 (     )
下列句子中与例句“若听茶声然”的“然”解释相同的一项(      )

A.烨然若神人           B.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C.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D.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翻译下面句子。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文中的“横卧一楫”对表现核舟的主题有什么作用?(3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先主(刘备)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德然父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元起妻曰:“各自一家,何能常尔邪!”起曰:“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而瓒深与先主相友。瓒年长,先主以兄事之。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于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
(选自《三国志》卷三十二)
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1)往 来 者 皆 怪 此 树 非凡
(2)喜 怒 不 形 于 色
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1)谓当出贵人()(2)先主以兄之()
(3)自见其耳()(4)见而之()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⑴德然父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
⑵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
少年时代的刘备是怎样的人?请你简要概括。

文言文阅读
国有三不祥
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不祥也?”晏子对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注:①是:这件(事);②如:去,到。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归,召晏子问之曰

A.夫有贤不知,一不祥也 B.若夫日出林霏开
C.先天下之忧 D.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下列划线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香益清(远:远播)以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
B.学而习之(时:按时)白玉之环(腰:腰上系着)
C.斟酌损(益:增加)晏子曰(对:回答)
D.暮冥冥(薄:迫近)神寒骨(凄:凄凉)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晏子借的机会,巧妙向君王进谏,他委婉地建议君王要

阅读《读<孟尝君传>》,完成小题。(共9分)
读《孟尝君传》
王安石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解释下列划线字在句中的意思。
⑴孟尝君鸡鸣狗盗之雄耳
⑵宜可以南面而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⑴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⑵岂足以言得士?
文中三处使用“鸡鸣狗盗”这一成语,分别强调了什么?

阅读《三峡》,完成小题。(共10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⑴不见月曦:
沿溯阻绝沿:
⑶晴霜旦初:
⑷属凄异引: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⑴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作者从俯视的角度,描写了春冬之时三峡什么样的景物?(用原文语句回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知伯索地于魏桓子
知伯①索地于魏桓子②,魏桓子弗予。任章曰:“何故弗予?”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予。”任章曰:“无故索地,邻国必恐;重欲无厌,天下必惧。君予之地,知伯必憍③。憍而轻敌,邻国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国,知氏之命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君不如与之,以骄知伯。君何释以天下图知氏④,而独以吾国为知氏质乎?”君曰:“善。”乃与之万家之邑一。知伯大说,因索蔡、皋梁于赵,赵弗与,因围晋阳。韩、魏反于外,赵氏应之于内,知氏遂亡。
选自《战国策·魏策》
【注】①知伯,即智伯,春秋末期晋国执政,为人飞扬跋扈。②魏桓子,又称魏宣子,是春秋时期晋国魏氏的领袖。③憍,骄傲。④君何释以天下图知氏:您为什么放弃让诸侯共同图谋知伯的做法。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知氏之命不长矣
而独以吾国为知氏质乎
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1) 魏桓子弗( ) (2) 重欲无( )
(3) 以知伯( )(4) 知氏亡( )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1)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国

(2)知伯大说,因索蔡、皋梁于赵

知伯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分别从魏桓子和知伯角度加以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