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言文阅读
国有三不祥
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不祥也?”晏子对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注:①是:这件(事); ②如:去,到。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归,召晏子问之曰

A.夫有贤不知,一不祥也 B.若夫日出林霏开
C.先天下之忧 D.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下列划线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香益清(远:远播)以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
B.学而习之(时:按时)白玉之环(腰:腰上系着)
C.斟酌损(益:增加)晏子曰(对:回答)
D.暮冥冥(薄:迫近)神寒骨(凄:凄凉)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晏子借             的机会,巧妙向君王进谏,他委婉地建议君王要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未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节选自(醉翁亭记))[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朝夕阴,气象万千 (2)此则岳阳楼之大
(3)山间之四(4) 佳木而繁阴
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甲][乙]两段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写出来。 (4分)
[甲]:[乙]:
[甲]写登楼所见,[乙]写登山所见。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小惠未()(2)彼竭我()
(3)牺牲玉帛()(4)又何焉()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文中庄公的“鄙”表现在哪些地方?
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是否多余?请说说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选文。
醉翁亭记(节选)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2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3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义。 (4分)
(1)林开()(2)杂然()
(3)其乐()(4)伛偻提携()
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句子。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
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选文第1段中写景的顺序依次为:清晨、黄昏、春夏秋冬。
B.选文第2段描绘了四幅图画: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而前三幅图中展现的滁州政通人和的景象也是“太守醉”的重要原因。
C.“颓然乎其间者”中的“颓然”表现了欧阳修对北宋激烈政治斗争的厌倦。
D.第3段中提到三种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其中太守之乐境界最高。

文中欧阳修的“乐”与范仲淹的“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乐”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准备如何用这种“乐”指导你的人生

文言文阅读(共18分)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选自_____________,它是由北宋 __________(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2分)
解释下列字词:
①辞:②涉猎:③刮目相待:④遂:
翻译下列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用原文回答:
①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②表明吕蒙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语句是哪句?
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技,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可远观而不可玩焉
(2)余以为妙绝
《古汉语词典》对“鲜”字有以下几种解释。请根据语境,选出对“陶后鲜有闻”中“鲜”字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  )

A.读xiān,活鱼 B.读xiān,新鲜
C.读xiān,鲜艳 D.读xiăn,少

根据语意,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晋陶渊明独/爱菊 B.世人/盛爱牡丹
C.荷花为雨/所洗 D.余忆年/少时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读文赏荷
(1)赏荷,可观其形美。[乙]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用原文填空)
(2)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