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中国历史上虽然出现过短暂的割据局面和局部分裂,但国家统一始终是主流和方向。阅读下列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回答:
(1)指出图一中商鞅变法发生在何处?(写序号)最能体现商鞅变法性质的内容是哪一项?简要说明商鞅变法起到了“改变秦国乃至整个中国历史进程”的作用。
(2)依据图二,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者是谁?(写出人名)他为巩固北部边防、维护国家统一,采取了什么重大军事行动或措施?
(3)图三展示的是哪个朝代的疆域图?该朝代的哪位皇帝在位时,采取了什么措施削弱诸侯王封国势力,使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
(4)根据以上三幅图片,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读图回答问题:
(1)右图所示行政区规划最早出现于哪个朝代?是谁建立的?
(2)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时统治者采用什么制度对辽阔疆域进行有效管理的?管理西藏的机构是什么?
(3)该朝统治者对辽阔的疆域实行有效的管理,促进了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请任意举出两例说明当时民族融合的具体表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人赵嘏
材料二:“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人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唐太宗
阅读后回答:
(1)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
(2)这种制度开始于什么朝代?什么朝代被废除的?
(3) 对这种制度起着发展和完善作用的关键人物有哪些?
(4)从材料看,这种制度获得收益最大的是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五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请回答:
(1)这是谁的诗句?文中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
(2)这种全盛局面因什么事件而被打破的?
(3)人们尊称这首诗的作者是什么?
(4)该诗作者的诗因为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时代,而被后世称为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材料二 (1992年的深圳)仙湖植物园里植物千姿百态。有一种树叫“发财树”,……小平同志(观赏后)深情地说:“让全国人民都种,让全国人民都发财。”
(1)为了改变材料一中状况,我国政府编制了什么经济发展计划?请举出在这一计划实施过程中所取得的一项建设成就。
(2)为了实现材料二中小平同志的愿望,我们必须依靠党在新时期的哪一伟大决策?这一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
(3)材料中两代领导人对国家富强的期望给了你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歌曲中感悟历史
歌词一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歌词二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祖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阵阵风帆。
——《春天的故事》
(1)歌词一中所提到的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人分别是谁?
(2)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事件是什么?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3)歌词二中“有一位老人在祖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最典型的是哪座城市?
(4)歌词二中“有一位老人在祖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什么事?这件事起到什么历史作用?
(5)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说歌词一中的“旗帜”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