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一拥而入的拆迁队、张牙舞爪的挖掘机、欲哭无泪的被拆迁户与孤注一掷的钉子户……,伴随着大拆大建的开发浪潮,商业利益裹挟着公共利益、拆迁队裹挟着公权力汹涌而来,注定以诸多极端事件为代价收场。
材料二:中央纪委、监察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部署,切实加强对征地拆迁政策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制止和纠正违法违规强制征地拆迁行为。
材料三: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严格征地拆迁管理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紧急通知》,坚决制止违法强拆行为,严肃问责,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1)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分析党中央为什么对“暴力拆迁”亮剑?
结合材料三,运用国家和政府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务院叫停“暴力拆迁”的政治生活的依据。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进一步加强对政府及其部门的监督。
(1)加强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主要依据和意义是什么?(8分)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1)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相比较,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什么?(3分)(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重要意义?(7分)
某校高一(2)班学生以“民主决策在我身边”为主题分组开展探究活动,收集如下材料:
材料一: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国际竞争的新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研究制定指导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研究制定工作自2008年启动,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基础上,经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公开征求意见稿。2010年2月28日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公布,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广大公民纷纷建言献策。高一3班丁晓梅同学,提出了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两个建议,并通过电子邮件发给教育部征求意见平台。
材料二:2010年某市供电局拟提高供电价格,向市物价部门递交了电费调整方案,就此方案物价部门准备召开一次市级价格听证会。
结合材料,思考回答:
(1)丁晓梅的做法属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哪种方式?(1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还有哪些其它方式?(3分)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哪些积极意义?(8分)
去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共5104.9万人因旱受灾,饮水困难人口1609万人,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旱灾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抗旱救灾工作。在中央统一部署下,遭遇旱灾地区的各级政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迅速启动抗旱救灾应急预案,动员本行政区内各有关单位和个人,紧急调拔资金、物资,合力解决旱区人畜饮水、农村水利和农业生产中的突出困难。
(1)我国政府为什么必须承担抗旱救灾的职责?(4分)
(2)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政府在抗旱救灾中履行了怎样的国家职能。(6分)
材料 2011年2月16日以来,利比亚局势持续动荡,3万多名中国同胞的安危牵动着国人的心。我国政府迅速作出安全撤侨的重要指示。国家撤侨安全保障应急机制紧急启动;中央军委派出军舰、飞机提供支持和保护;驻利使馆加紧与周边国家协调,克服重重困难,采用多种方法,开辟多条撤离通道撤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各部门和中资企业的共同配合下,顺利完成了新中国建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撤侨任务,赢得了国人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1)材料体现了哪些辩证法道理?试分析说明。
(2)试用有关国家知识分析我国撤侨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