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每到收割季节,都有大量秸杆被白白烧掉,秸杆焚烧不仅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而且还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虽然政府和各级有关部门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焚烧秸杆的行为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深受“秸秆焚烧”烟雾所害的小明同学为此进行了走访,并把农民们的想法整理如下:
农民一:我也不情愿烧!可是在田里烧方便,又不耽误农时播种,何况用机器粉碎秸秆还要自己掏钱。
农民二:环保执法人员少查不过来,也不愿查。许多人在烧,我也不知道这是违法的。
农民三:我们知道政府不让烧,可乡里也没具体的措施和秸秆利用的办法呀。
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运用所学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帮助小明就此问题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三条破解“秸秆焚烧”这一难题的具体建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 1:胡锦涛主席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发表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
战》 的讲话。他指出,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
挑战。 气候变化是人类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既受自然因素影响,也受人类活动影响,
既是环境 问题,更是发展问题,同各国发展阶段、生活方式、人口规模、资源禀赋以及国
际产业分工 等因素密切相关。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紧迫
而又长期的任 务,事关人类生存环境和各国发展前途,需要各国进行不懈努力。
材料 2:随着人口剧增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越来越严重的 气
候问题, 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 人们开始认识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不良影
响,以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为核心,以减少碳排放的低碳生活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现在
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一种时尚,这必将影响和改善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
请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公民在构建“低碳生活”中应把握的原则。

2012年 3 月 5 日,近 3 000 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亿万人民的重托,从祖国各
地汇聚 首都北京,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全国人大代表由 35 个选举单位选出,
代表结构 进一步优化。省级政府组成部门领导干部代表比上届减少了 1/3,来自一线的工
人代表比上 届增加了一倍以上,基层农民代表比上届增加了 70%以上。 运用我们所学知识,
分析材料体现了政治生活的什么知识?

材料一: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资金420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66.7%,相
当于2008年全国各级财政用于就业的总投入。同时,我国通过税收、收费、贷款等优惠政
策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通过降低税率、扩大抵扣范围、加大资金投入支持中小
企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材料二:为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2005年某省已检查企业6383户,其中有问题
企业3815户,查补税收14390万元。其中,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445起,查结10起,
查补税收326万元:查处个人所得税案件15起,查补税收92万元;查处其他偷税案件3176
起,查补税收8284万元。请结合材料回答:
(1)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是什么?如何才能减少或杜绝材料二中的偷逃税款的违法行
为?
(2)税收的作用在两则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材料一:2008-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与经济总量增长情况

年份
财政收入(万亿元)
较上年增长(%)
经济总量(万亿元)
较上年增长(%)
2008
2.6
21.4
13.65
9.5
2009
3.09
20
28.23
9.9
2010
3.9
26
20.94
10.7
2011
5.13
31
24.66
15.1

材料二: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财政部通知要求,各级
财政部门要加大财政投入,积极筹措资金,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尽快恢复生产、重建
家园。要科学安排,合理分配使用资金,优先安排重灾区,优先安排因灾生活困难群众的
紧急抢救、转移安置,做好伤员救治、卫生防疫和遇难人员善后处理工作,解决受灾群众
衣、食、住、医等生活困难。截至7月15目12时,各级政府共投入抗震救灾资金590.59
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536.96亿元,地方财政投入53.63亿元。目前,受灾群众基本生
活得到初步安排,灾后恢复重建正在逐步展开,抗震救灾斗争取得重大的阶段性胜利。
(1)材料一体现了经济常识的什么道理?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财政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2012年是邓小平南方讲话发表20周年。邓小平提出要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
合起来,为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运用经济常识,结合国内外因素,阐述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的理
解。
要求:
(1)围绕论题,在论述中正确运用所学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3)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