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1)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 所示实验。
(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2)所示。他发现
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盛夏来临,人们又为“怎样才能晒不黑”而犯愁。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好奇实验室”为此检测了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
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到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
衣服材质 |
衣服布料层数 |
长波紫外线透过率 |
1 |
天蚕丝 |
1 |
12% |
2 |
2 |
5% |
|
3 |
化纤 |
1 |
28% |
4 |
2 |
14% |
|
5 |
全棉T恤(白色) |
1 |
7% |
6 |
全棉T恤(黑色) |
1 |
4% |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通过比较 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的.
(2)比较实验1、2或3、4得到的结论是 .
(3)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家人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 .
2011年12月10日,中国绝大部分地区观测到了月食的全过程,并欣赏到了一轮美丽的红月亮,一度称为媒体热点。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这时如果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__ _(平面/直线)上,月亮就会进入地球的本影,而产生月全食。如果只有部分月亮进入地球的本影,就产生月偏食。月食时为什么会出现红色月亮呢?科学家介绍,这是因为红色的光波长较长,穿透力也较强。浓厚的大气层把紫、蓝、绿、黄光都吸收掉了,只剩下红色光可以穿透过来。月全食时的红月亮也是同样的道理,大气层将红色光折射到月球表面上,所以我们仍然能看到在地影里,红红的月亮挂在天空中.
(1)请将文中的空格填完整.
(2)请在下图三个中标出地球、月亮、太阳的大致位置.
(3)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月亮 (是/不是)光源,月食形成的原理是 .
(4)晴天的正午时分,走在马洲公园茂密的樟树林下,你会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而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如下图所示),这是 (选填“太阳”、“树叶的缝隙”或“树叶”)的 填(“实像”或“影子”“虚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
一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
(1)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图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2)解决上面的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 .
(3)图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接下来他们的操作步骤是: ,分析之后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来
(4)小明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00'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______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他又将玻璃板绕00'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______(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
(5)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如果有厚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 _的玻璃板做实验.
(6)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应采取的具体操作步骤是__ _。
两个实验小组分别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烛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其中一个实验小组用左图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 ;用右图探究“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采用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 .
(2)为减小误差,实验过程中宜选用较大的冰块还是较小的冰块? ;
(3)改正实验后,两实验小组记录数据汇总如下表: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冰与蜡在熔化过程中的不同点是: .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是某同学选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的操作图,其中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
①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 .
②B图读数中的错误是 .
③除了图中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该同学在做实验时,水的初温如图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____。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时间,你觉得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填一种方法即可).
(3)图中(a)、(b)是某同学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看到气泡上升情况示意图,其中图_________一定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当水温升至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温,4min后水开始沸腾,接着又观察记录了6min,然后移开酒精灯,停止加热,沸腾停止,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t/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温度T/℃ |
90 |
92 |
94 |
96 |
98 |
98 |
98 |
95 |
98 |
98 |
该同学根据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归纳有如下发现:
①水沸腾的时候,是在液体________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②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__min时的数据.
③停止加热,沸腾停止,说明沸腾过程需要 (填“吸”或“放”)热.实验中你一定还有其他的发现,请写出其中任意一条: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