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后,认真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如图1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可乐饮料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 .
(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4)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2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①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 (选填符号a、b、c 或d).
②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 .
③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④两位同学还可以选择琴弦 (选填符号a、b、c或d),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
探究声音的特征:
(1)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甲所示,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 ,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 决定的.
(2)在敲鼓时,用鼓锤敲击鼓面,在听到鼓声同时,还可看见鼓面上小纸团在跳动,说明鼓声是由于鼓面的 产生的;用力越大,听到的鼓声越响,表明鼓面的 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
(3)如图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 (选填“钢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变大;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仔细聆听钢尺振动发出声音后,发现音调逐渐变 (选填“高”或“低”)了,观察发现此时钢尺振动慢了,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小明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
(1)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是
A.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 | B.手机声音的频率太高 |
C.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 D.插入广口瓶中导管不足够长 |
(2)经调整使器件完好后,再次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过程中,随着瓶内空气逐渐 ,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的音调 (填“变高”、“不变”或“变低”),响度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于是小明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明将 (填“不能听到”、“还能听到微弱的”)手机声音,由此现象 (填“可以”、“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如图(a)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如图(b)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如图(c)所示,再把瓶口封上,这时你将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手机的铃声;如果逐渐把瓶内的空气抽去,你听到的手机声的大小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再慢慢放进空气,你会听到手机的声音的大小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这实验说明 .
如图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的图象。
(1)该物质______晶体(选填“是”或“不是”),因为该物质熔化过程中__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__________。
(2)由图象可看出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在第2min末该物质处于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该物质熔化过程历时______min。
(3)比较图中阿AB段和CD段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______段吸收的热量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