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害在于“多沙少水”。2002年7月以来,黄河小浪底水库进行多次调沙调水实验,并获成功。黄河第六次调水调沙于2007年6月15日9时开始,7月3日8时正式结束。据此回答问题。黄河第六次调水调沙时间选择在此时段,是因为此时
A.黄河流域正值汛期,水量较大 |
B.黄河中游径流含沙大,有利于冲沙减淤 |
C.下游泥沙淤积量大,能最大量的冲沙减淤 |
D.黄河流域进入雨季前,降低库容可为防汛做准备 |
下列解决黄河下游地区“水少沙多”的建议、措施中,合理的是
①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
②改变上游水库的运作方式,变发电为主为向下游调水为主
③植树造林,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④在中游地区实施天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与储集工程 ⑤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
A.①②⑤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读山谷风示意图,图中实线为等压线,虚线为等温线。回答1~2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此图出现在夜晚 ②此图表示的是白天 ③此时吹山风 ④此时吹谷风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据实际调查,图中甲地的夜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A.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作上升运动 |
B.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作下沉运动 |
C.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作上升运动 |
D.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 |
图为某时刻昏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⑦点的地理坐标为
A.66°34′S、180° | B.66°34′S、30°E |
C.70°S、150°E | D.70°S、150°W |
此时前后的时期
A.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 |
B.是去北冰洋考查的最好时期 |
C.我国各地的百货商场里,流行的秋装火爆登场 |
D.巴西高原热带草原气候区正处在干季,草木枯黄 |
下面右图为“某大洋东岸大陆等高线地形图”,左图为“丙区域的放大图”,其中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地层界线。完成1~3题。下图中能反映左上图地层剖面的示意图是
若丙地区终年受西风控制,则关于甲、乙两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河东北岸冲刷严重 | B.与乙河相比,甲河径流的季节变化更小 |
C.甲河的水能一定比乙河更丰富 | D.与甲河相比,乙河的航运条件更好 |
若乙河所在国家为美国,则丙地区
A.西侧的海洋为大西洋 |
B.附近有著名的电子工业中心 |
C.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
D.沿岸有寒暖流交汇,渔业资源丰富 |
读图,回答1~2题。图中所示这一天,下列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北京 | B.广州 | C.甲地 | D.乙地 |
按照图中所示,如果是晴天,过40小时后能看到北极星的有以下地点中的
A.北京 | B.纽约 | C.悉尼 | D.伦敦 |
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 | B.沿X方向热量增加 |
C.沿Y方向海拔高度增加 | D.沿Y方向纬度增加 |
与M所表示的自然景观类型相一致的地区是
A.山东丘陵 | B.江南丘陵 | C.刚果盆地 | D.西欧平原 |